摘要
写作既反映了学生语文的语言能力,又反映了教师语文教学的能力。但是,在日常的写作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都存在着指代不明、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问题。因此,本论文拟选择我国城市中高学段的小学语文写作文本为素材,并参考有关的文献,从城市中高学段语文写作中的常用病句的进行研究,分析小学中高学段语文写作中常用病句的成因,并制定提高中高学段语文写作中常用病句的降低方法等,从而提升城市小学中高学段语文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城镇 ;中高学段 ;小学生;作文病句
Abstract
Writing not only reflects the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but also reflects the teachers’ Chinese teaching ability. However, in the daily writing practice, most students hav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mposition, such as unclear reference, incomplete composition, improper language order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choose the city period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xt as material, and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the city study of the study,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causes of the common sentences in Chinese writing, and improve the common sentence reduction method of Chinese writing, etc., so a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period of Chinese writing.
Key words: Tow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ection; pupils; composition disease sentence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小学写作一直是一种“老师教、学生模仿”的教育方式。陈钟梁说:“通过正常的教学,尤其是与社会生活和学生性格塑造有着紧密联系的语言教学,学生的性格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展的;如果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没有自己的个性,那么其他的教育活动也很难被赋予学生自己的个性的。”我们可以看出,在某种意义上,写作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写作是语言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对语言教育的稳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中高学段学生都是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感受来写出所感所想的同时,小学中高学段学生的写作中出现了大量的病句。笔者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试图通过对城市中高学段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和错误的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来探讨城市中高学段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本文还对目前我国中高学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为我国中高学段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中高学段小学生作文常见病句的调查和分析
(一)中高学段小学生作文常见病句类型的认定
《现代汉语大词典》将“病句”定义为“不符合语法或逻辑要求的语句”。对一句话的错误的判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即:语感审读法、语识法和情景还原法。首先是“语感”,就是反复阅读一篇文章,反复试读,看有没有拗口,有没有不通之处,这种方式很容易让人做出评价。其次,语法分析是把语用分析、语义分析、文法分析相结合,从结构与逻辑两个方面对语法的结构是否混乱,是否不合逻辑,以及语识法的正确性进行判定。语识法分析方法要求分析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并能对语言进行正确的分析。第三种是情景还原法,无论是语言表达者还是评判者,都会被特定的上下文所限定,评判者并不是单纯地对语病进行判定,而是将语病还原到上下文之中,进而比较精确地判定句子的好坏,以尽可能降低对作文语病进行判断失误的概率。语言表达者和评判者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对一个句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才能精确地判定其是不是有语病,属于何种病句。
(二)中高学段小学生作文常见病句类型及分析
基于笔者的调研和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本文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
1.成分残缺。一句话的结构中缺了一个元素,不能表示出一个完整的意义。
主谓宾语是一句话中最重要的语素,缺少任何一种语素都无法完整地表示原来的意义。例如:“在操场上努力奋斗,为班级争光。”
2.词语的搭配不恰当。因使用不当的“主”、“、”或“动”、“、”等词,致使词义无法完全传达的一种“病”。例如:”在学校的新年联欢会上,我们聆听了悦耳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3.成分赘余。由于添加了一个元素,使得句子看起来冗长冗长。例如:“板蓝根颗粒中含有三种物质,即板蓝根、糊精、蔗糖。”
4.指代不明。指不明确所提及的对象,如在句子中使用了代名词(如“你、我、这、那”等等),使得表达的意义不明确。比如:小明打算跟大刚到他家里做功课。
5.语序不当。语序混乱,指在一个句子里,单词没有按原来的句意来安排,或按某种次序来安排,从而造成句义的模糊。例如:“我们已经商议并听取了领导的建议。”
6.句子结构的混杂。语法结构紊乱,多个或多个不同形式的语句混杂。例如:“校前有一家小卖部货物很多。”
这六种最普遍的病句类型是小学生在作文中所遇到的最多的,我将以这六种病句类型作为切入点,用图表呈现方式来展示 郑州市HJ区两所小学所存在的作文现状。
(三)HJ区两所小学作文常见病句的情况调查
本研究选择了郑州市 HJ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一小)和 HJ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两所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文本,将其做为研究素材。其中,两所小学三年级各120份,四年级各120份,五年级各120份,六年级各120份,按照年级为单位,对其出现病句类型的频数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表1 一小实小三年级作文常见病句类型频数分布情况
成分残缺 | 搭配不当 | 成分赘余 | 指代不明 | 句式杂糅 | 语序不当 | 总计 | |
一小三年级 | 32 | 35 | 56 | 34 | 31 | 44 | 232 |
实小三年级 | 37 | 38 | 63 | 29 | 28 | 42 | 237 |
从表1图1可以看出,在两所学校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中,成份冗余出现的频数最高,语序不当出现的频数第二,句式杂糅的频数是最小的。这表明,小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他们的作文过程中,很可能会在句子之中加入多余的元素,或是缺少必要的元素,从而导致他们的句子读起来拗口、不通顺。
小学三年级的《放假第一天》作文中,有些同学写道:“我的一生,都是父亲在我身边。”在先前提到“成长过程”时,在句末加一个“成长”字是多此一举,应当将“成长”字删除。又比如《校园一角》作文中,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夏日早晨,我不仅要到大榕树下去玩耍,小亮也要到那里去玩耍”,说明了句子顺序不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连接词应该置于分句主语之前。
表2 一小实小四年级作文常见病句类型频数分布情况
成分残缺 | 搭配不当 | 成分赘余 | 指代不明 | 句式杂糅 | 语序不当 | 总计 | |
一小四年级 | 28 | 31 | 46 | 22 | 23 | 34 | 184 |
实小四年级 | 30 | 29 | 45 | 27 | 20 | 38 | 189 |
从表2图2可以看出,在四年级作文常见病句类型中,搭配不当和成分冗余这两类病句没有太大的区别,句式杂糅和指代不明均在频数为20次左右浮动。
在四年级的《推广普通话》作文中,有一名同学写到:“今天是汉语普及周”,而“普及周”是一星期,如果把周换成“今天”,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应该把“今天”换成“本周”。在另外一份《童年趣事》中,有些同学写道:“我小时候有许多次难以忘怀的事”,这个句子显然是不合适的,通常情况下,事物都是按件来表示,但经历却是按次来表示,因此,这个句子应该换成:“我小时候有许多次难以忘怀的经历”,或是“我小时候有许多件难以忘怀的事”。
表3 一小实小五年级作文常见病句类型频数分布情况
成分残缺 | 搭配不当 | 成分赘余 | 指代不明 | 句式杂糅 | 语序不当 | 总计 | |
一小五年级 | 22 | 21 | 32 | 13 | 11 | 22 | 121 |
实小五年级 | 24 | 26 | 33 | 16 | 13 | 21 | 133 |
从表3图3可以看出,指代不明和句式杂糅出现的频率是最低的,这说明在五年级之后,小学生已经可以对语法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基本的掌握。
五年级《我的班主任》中,有人写道:“请大家站起来向老师说老师好之后”,句子里有两个“老师”字,会让句子变得冗长,可以修改成:“请大家和老师打招呼以后”。另一位同学写道:“班主任李老师一走入课堂,所有人的眼睛都向班主任李老师集中”,这句话显然是不恰当的,用“目光”代替“眼睛”,用“班主任李老师一走入课堂,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班主任李老师集中”。
表4 一小实小六年级作文常见病句类型频数分布情况
成分残缺 | 搭配不当 | 成分赘余 | 指代不明 | 句式杂糅 | 语序不当 | 总计 | |
一小六年级 | 17 | 16 | 25 | 11 | 22 | 14 | 105 |
实小六年级 | 21 | 12 | 22 | 10 | 20 | 16 | 101 |
从表4和图4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六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病句的频率并不高,各类病句的频率都在25以下。六年级一篇名为《稻草人》的文章中,有些同学写道:“得到了很多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个句子顺序不对,每个人都有一对父母,许多家长都不合适,应当改成:“得到了父母很多的关心和帮助。”
根据图1表1到图4表4可以看出,从三年级的学生中,出现的病句是由平均2次到六年级的学生人均1次。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在他们的写作中,出现的病句是逐步减少的。伴随着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的增多,对他们的理解的程度也在持续深化,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的作文质量也在逐步提升。除此之外,在小学作文中存在的错别字也不能被忽略,从三年级平均6-7个,到六年级平均2-3个,可以看出,在这方面,错别字已经被很好地解决了。
二、小学中高学段学生作文常见病句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高学段的小学生的思维已呈现出抽象的特点,尽管他们能进行初步的简单论证和逻辑推理,但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比较系统和具体的,所以他们很难将许多知识当中最本质的东西理解透彻。这种思想特征对小学生写作产生了两种作用。第一,小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深刻意义和相对抽象意义的词语,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完全理解,基于无法理解的词语,就会产生语序和搭配不当等病句。第二,小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还不够强,这就造成了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不注语法,容易造成作文结构混乱,成分不全等情况。另外,在这个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很多来自于互联网的新词汇开始涌现,并逐渐融入到了小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尽管互联网上的新词可以推动汉语的发展,但是,也会有很多与写作标准不符的地方,比如胡乱拼凑,不伦不类,离奇古怪,等等。例如,把笔头上的“难受”和“想哭”换成了“蓝瘦”和“香菇”,这些显然是不合文法的,所以写出来的作文里,会有一些病句是不可避免的。
总结来说,由于缺少语感,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在结构和逻辑方面都存在问题,这样的作文得不到质量上的保证。
2.小学生对作文病句不重视,缺乏一定的作文修改能力
从笔者所搜集的一些作文样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作文而写作,在字数上都没有达到标准,更谈不上对他们的作文进行修正;有的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作文后,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检查的习惯,表现为:作文本上书写不整齐,到处都是涂涂改改的痕迹。小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的意识不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不系统、碎片化的问题,他们缺少了对作文进行修改的方法和技巧。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几乎整篇作文都是语病,老师们在进行批改时,不知如何修改。
(二)教师的原因
1.教学内容具有主观性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同,教师、学生甚至笔者对某一段文学作品或者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对于“语文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着很多模糊不清、但又不够清楚的观念,所以,只要大家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能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如果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那么他们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他们的教学方式就会变得死板和单调。由于各老师对课标的认识不一致,致使老师对课标的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加之,学校的老师们若缺乏充分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所教授的内容就是不系统,不明确的文法知识。
2.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语文老师在开设新的作文课时,往往要求学生自觉地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以便对作文有所了解。虽然老师给他们安排了一些学习,但一些同学并没有积极地学习,所以当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他们都是一脸懵逼。作文教学以老师教和学生仿写为主要内容,整个课程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在作文课上,同学们缺乏积极性,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消极地接收信息,因此,同学们对这样的课堂当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会产生一种不认真听讲就开始动笔写东西的现象,有些同学干脆模仿范文,将关键词转化成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他们的作文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3.作文语病讲评不到位
教师的劳动是富有创造力的,其表现形式是:灵活使用教学方式,以及利用教育机智。目前,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作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等方面的论述较多,而对于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错误的句子却很少提到,而且讲解的内容也比较单调。教师没有足够的关注他们对语法知识的讲解,而且在进行讲评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将病句放在心上,因此,他们很容易就会被老师所感染,从而对自己的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关注较少。
(三)教学环境的原因
因为学生成长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原因,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将某些方言词汇融入到作文中,这不但会影响到语言的美感和韵味,更会破坏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就拿我所调研的 HJ区来说,这个区域位于桂西北部,在日常生活中,桂柳方言占主导地位,学生们通常都是将自己平日里说过的话,用在自己的作文上,没有注意到练习用的语言是否规范,这就造成了很多的语病。最后,父母监管不力,因为大多数的父母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辅导小学生的作文,所以他们对小学生作文的完成质量监管也不够严格。
三、小学中高学段减少作文常见病句出现的策略
(一)寻求减少病句产生的方法
目前,小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一些病句,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小学地区中高学段的作文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从而为城市小学区域的作文教育提供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意见。目的在于让城市小学语文老师们更加关注于作文教育,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对语言学习的自信,并寻找一些可以降低这些情况发生的途径。要想降低中高学段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病句的发生率,可以将培养学生们的写作习惯,激发他们的创作动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来提高城市小学生的创作水平,进而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二)重视语言规范
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一个人的语言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达到语言的标准,就一定要注意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并创造出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例如,在 HJ一小,一位四年级同学在一次《推广普通话》的文章中,他说:「母亲看到我有些担心,看到我时,便笑着说:『你不要自言自语,外公说的是喝酒』。』这名同学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遍又一遍的罗列,让人看着很是费劲。“母亲看到我有些担心”和“看见我”两个字在意思上有些重叠,应该去掉“看见我”两个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她的意思。教师及家长对孩子的语言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每天都在和小学生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们在课堂上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授课,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老师们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规范的话语,并对学生们的不规范语言进行及时的矫正。除此之外,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在与小学生进行沟通时,也要注重使用规范的言语,尽量减少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沟通,而应该使用标准的词语来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口语不良行为,降低写作语病的发生率。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