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倡导游戏化教 学,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的 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思考教师在应用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如:课堂纪律难把控、学生过度投入游戏等,并针对这 些问题提出意见和措施,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目的在于将游戏化教学恰当、合理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教育部引领下,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组成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小组,制定了《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其中指出了:“课堂教学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游戏化教学符合教育部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课堂中学习知识,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首先,游戏化教学有利于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把游戏带入课堂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与小伙伴一起在游戏中学习,体会数学带来的魅力。
其次,游戏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游戏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教师一起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发现并运用知识。
最后,游戏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适当地在游戏的设计中进行创新,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三)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主要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查找资料,收集、分析和总结游戏化教学的科研文献。对小学数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真实有效的信息,并进行了归纳、整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分析资料和文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四大板块,融入游戏化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游戏化教学概念、分类及理论基础
(一)游戏化教学概念的界定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游戏化教学有以下界定,分别是:游戏化教学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使学生于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轻松把握老师讲授的知识,属于教学和游戏的融合体[2];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的新型教学模式[3]。
综上,游戏化教学就是在做游戏的同时,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开拓学生思想,丰富想象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是教师设计符合学生的课堂游戏,学生与教师一起在游戏中学习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种类
按照游戏结构的种类,有角色扮演类教学游戏、动作类教学游戏、模拟类教学游戏、益智类教学游戏四大类。
1、角色扮演类教学游戏
角色扮演类教学游戏是指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扮演以此来表达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从中感悟、领会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策略[4]。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也能更好的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2、动作类教学游戏
动作类教学游戏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形式,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热爱思考的思想品质。
3、模拟类教学游戏
模拟类教学游戏主要是模拟场景,将数学信息藏在场景中进行教学。
4、益智类教学游戏
益智类游戏是通过猜一猜、算一算的形式,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学生开动脑筋,启发思维。
(三)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理论
1、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观点认为,知识的特征为情境化。情境认知强调知识与之间需要一定的现实情境支撑,知识不能脱离实践的参与,只有不断实践和发展,才能实现学习者与知识、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教育游戏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具有的三个要素是沉浸感、互动性、想象力[6],也就是说,教育游戏首先要确保玩家可以参与进去,沉浸其中。
2、建构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他强调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强调对新信息的组织与加工,最终形成自我知识储备的过程[7],建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
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在某些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碰到的某些难题或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体系中,每一种智能是同等重要的[8]。这种理论表明学生应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游戏中。
4、游戏化学习理论
华南师范大学桑新民教授推崇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游戏化学习”,它是在游戏化学习观点的指导下,以评价手段、培养目标等方面,就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方面,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教学策略[9]。游戏化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选取适合学生的游戏。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对象选择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况,笔者走访了多所小学,对各个年级94名数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表包括11道单项选择题,5道多选题和1道开放题,问卷内容有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态度,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程度以及游戏化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等,共发放94份问卷,收回94份,有效问卷为92份,有效程度达到97.8%。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看法
针对教师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的态度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采用游戏化教学能帮助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但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教师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次数并不多,并未充分使用,说明,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讲授式的教学。如图1所示。
2、教师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如图2所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游戏化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其中“闯关”和“情景模拟”这两种形式更受老师的青睐。在课堂上使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既增添了趣味,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数学知识以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到课堂,以达到被学生掌握的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教师游戏化教学时学生的表现
在对游戏化教学,学生的表现的调查发现,有71.74%的学生“很感兴趣”,有23.91%的学生“兴趣一般”,有4.35%的学生“不感兴趣”。由此可以表明,大多学生对于在数学课堂上做游戏都是感兴趣和积极配合的,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中,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根据班上每个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保证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和学习的。
4、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
由图3可以看出,更多的教师认为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和游戏的反馈机制重要,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游戏的反馈机制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游戏规则的说明也十分重要,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游戏规则和学生介绍清楚,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游戏并参与到游戏中来,所以教师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戏规则的介绍和说明。
5、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时带来的问题
如图4所示,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游戏活动的时间不好把握,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整节课在做游戏的环节上花了太多时间,就会影响这节课的知识点的掌握,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做游戏的时间,可以采用计时的方式,控制做游戏的时间,把握课堂环节的正常进行。还有一部分的教师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游戏本身,忽略了数学学习,这也是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时候要和数学知识点紧密结合,既要达到教学目标,也要保证课堂的趣味性,所以这对教师的能力也是一个考验。
6、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反馈
笔者在教师游戏化教学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发现,有85.87%的学生觉得“学习兴趣增加了”,有7.61%的学生觉得“学习兴趣降低了”,有6.52%的觉得“无改变”。由此可以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知识以趣味性的方式传授于学生,学生在玩中学,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思考。
在进行的问卷调查过程中,老教师更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更多的新教师倡导游戏化教学,但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出现教师过度重视情景化教学,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情境创设,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进度。
在游戏化教学中,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一个很大的考察,教师要参考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进度,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现阶段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恰当的处理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情况,例如,在组织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让课堂氛围轻松,也要保持好课堂秩序。
综上,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许多问题,都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教师“寓教于乐”,二者和谐发展。
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一)教师过度重视游戏化教学
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有许多教师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游戏化教学,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许多教师过度重视游戏化教学,造成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只做游戏,而没有掌握游戏背后的数学知识,最后教师无法管理课堂秩序,出现课堂失控的现象。导致这种问题的发生也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只顾游戏的开展,而忘记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不仅没有掌握知识点,反而造成学生的精力都花在做游戏上的现象。
(二)教师控制课堂纪律的能力差
课堂管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有效的管理好课堂,也有助于课堂的正常进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会进行动手“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的活动,或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正处于活泼发展的年纪,对一切事物都比较好奇、新鲜,自我约束力还有些欠缺,课堂上容易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
(三)教师游戏设计和实施的困难
在游戏化教学前,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首先,游戏的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创新,课堂氛围差,不仅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习效果也大大降低,所以游戏的设计就考验教师的创新能力。其次,游戏的实施是一个灵活应对的突发状况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游戏,长此以往,学生会降低参与游戏的参与度和兴趣,导致学生不配合教师游戏的开展,学生学习下降,教师教学效果降低,所以,在游戏化教学前,游戏设计单一和教学实施困难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
(四)教师采用的游戏形式单一
我们在游戏化的教学中,教师会出现只采取单一的游戏形式,套用固定的游戏模板,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对降低,学生的游戏体验差,课堂氛围不融洽,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游戏中去,教师的教学应用效果差。
(五)教师游戏选择不恰当
首先,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选择不合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如果选择比较难理解的游戏,学生就会一知半解,研究游戏规则,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如果选择比较简单的游戏,学生就会认为游戏太简单,不想参与到游戏中,游戏的配合度也会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游戏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要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其次,游戏选择不合理,于教学内容不能有效的衔接,那么,教学目标就会难以达到,最后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五、针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应加强引导作用,合理开展教学
针对教师过度重视游戏化教学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游戏化教学的程度,也没有发挥引导的作用,学生无法理解藏在游戏背后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将失控的课堂重新引导到正轨上,适度的、合理的应用游戏化教学,并且,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游戏,制定出详细的授课环节的计划,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游戏化教学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学习,作为教师要将数学知识点加入到游戏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增强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游戏化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游戏。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有多种形式,如超市购物情境扮演——《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人民币中的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并进行转换。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出发,我们可以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一名学生扮演顾客,另一名学生扮演收银员,顾客手上有10元人民币,现在要购买一瓶单价为2.5元的牛奶,提出数学问题:收银员要找多少元给顾客,这里的学生群体是针对一年级,一年级学生需要借助实物直观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运用角色扮演类教学游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逐步形成数学符号意识,在扮演角色中体验实际购物中人们币的使用和所要遇到的计算问题。
(二)教师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将游戏带入数学课堂,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师合理把握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内向的学生,他们困难很难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教师通过游戏的展开,逐步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单纯的“玩”是放任,灌输式的“学”是束缚,教师应该平衡合适的取舍[10]。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课堂的管理。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在教学过程的导入部分,教师发出动作指令——“请男生站起来,女生坐下”,这时候教师要强调纪律,“请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听,吵闹的小朋友就听不清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对应指令,在进行多个环节后,教师渗透分类的思想,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完成教学目标,也在这样游戏情境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要强调纪律,否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还可以采用益智类教学游戏,例如数学知识竞赛、谜语、脑筋急转弯、巧算24点。例如教学《森林运动会》时,设计猜谜语的游戏,教师贴上同学们熟知小动物的图片在黑板上,并在图片的背后写上有关数字谜语,每个小组都来猜一猜,学生通过活动可以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探索数学的奥秘。学生不仅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也能和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师应创新游戏并灵活实施教学
游戏规则是保证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需要和学生说明数学游戏的规则,但也要考虑学生年龄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游戏化教学设计的原则: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明确教师有学生的定位、要有反馈[11]。在游戏化教学前,首先,教师要创新游戏,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才能避免课堂氛围枯燥无味的情况,其次,教师在针对课堂情况灵活处理,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突发情况,教师要冷静应对,快速解决,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避免因为突发情况导致课堂不能正常进行。所以,教师在游戏设计时要积极创新,开发形式多样的游戏,实施游戏的时候也要灵活,保证课堂的秩序的正常开展。
例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有的学生只是把内容死记硬背下来,而有的学生不仅明白了小数的基本性质,也理解了这其中的意义,并与其他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运用,这就是有意义学习,它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教师就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艺术包装,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师创设情境,包饺子需要买饺子皮和饺子馅,饺子皮和饺子馅需要按比例3比1购买,才不会浪费,从而把数学问题藏在买饺子材料的情境中,但在实施课堂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灵活化解,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四)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本身就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致,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和学生互动,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发现,师生关系融洽。因此,在选择教学游戏的时候,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也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部也明确规定了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学习,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12]。
教师需要选取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情境,有针对性的进行创设,也要选取符合学生日常的现实情境,如超市购物、游乐场买票、逛动物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一切都是为了发展为主要目的,教师提供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会不同的情境下遇到的问题,在游戏中发现、思考、探索数学知识。
(五)教师要认真筛选游戏素材,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
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筛选游戏素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游戏素材,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运用数学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例如:在教学《4的认识》这一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游动物园”的情节,模拟旅游团去动物园的情境,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出各种关于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谁能从这些动物中找出数量为‘4’的东西。”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回答“动物园里有4只熊猫,一直熊猫有4只脚”等等,通过这种模拟“游动物园”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愿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