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而编结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运用。首先介绍了编结艺术的概念、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编结艺术的艺术特色和教育价值。接着,分析了编结艺术在中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有限以及学生认知及兴趣不足等。然后,论述了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理论教学内容及模块研究、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最后,结合《编结艺术》、《编结艺术材料的运用》的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
关键词:编结艺术;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美术教学
Abstract
The goal of middle school art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Knitting art, as a unique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which helps to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and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quality. For this reason,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knitting art in the teaching of art classrooms in middle schools.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knitting art in our country, and focuses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knitting art. Then,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weaving art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teachers, limit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awareness and interest of students. Then,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weaving art in middle school art classroom,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ule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cases of “Knitting Art” and “Use of Knitting Art Materials”, it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process design of knitting art in the art classroom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 knitting art; middle school art course; teaching; art teaching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学阶段的教育提升,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编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构成方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如陶艺、编织、纺织等。编结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在美术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的传统美术资源也得到了不断地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探索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编结艺术的教学。在此背景下,本次研究也将探讨中学美术课堂中编结艺术教学。
2.研究意义
社会价值:编结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将其融入中学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同时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编结艺术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形式,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编结艺术的教学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术价值: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围绕着美术核心素养的理念,运用以“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对编结中的理解与运用,通过编结在中学课程的美术教学的开发与运用,逐渐补齐美术教育中的不足与空白,通过编结的多方面多材质的运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能够充分开发,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编结艺术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在国内,将编结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也是近几年才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表明,编结艺术作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学生的审美、创造性思维、艺术表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国内的编结艺术教学研究还探讨了编结艺术在绘画教学中的应用、编结艺术与素描、色彩等的关系、编结艺术的历史渊源等。但是在国外,编结艺术在西方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编结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日本的玉川大学美术学部设有“编结艺术”专业,并探索了编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编结艺术教学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并且随着文化自信和传统艺术文化地位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但就目前研究来看,这一观点尚缺少具体的实践成果进行论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对编结艺术与美术教育的结合做进一步的讨论。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编结艺术教学,为此首先就要明确编结艺术的概念以及教学价值,然后进一步分析编结艺术融入中学课堂的现状,阐述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中学美术课堂中编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途径查阅大量文献,分析编结艺术、美术课程等相关的理论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奠定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调查分析法。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编结艺术教学,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调查当前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现状,结合实践基础分析编结艺术教学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归纳总结法。对于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所得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总结出当前中学美术课堂中的编结艺术教学,并提出推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编结艺术教学发展对策建议。
二、编结艺术概述及其教育价值
(一)编结艺术的发展
编结艺术是指通过编织线条和色彩,以形成有机的图案和结构,从而表达艺术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编结艺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如织物、纸艺、首饰、雕塑等,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绘画、摄影等。
编结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的传统编结艺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例如,“结绳”、“中国结”等都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编结艺术,它们具有精细、美观、耐用等特点,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编结艺术主要应用于服饰、器皿、礼品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迁,编结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近年来,我国的编结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一些艺术家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编结艺术的教育和创作,开设编结艺术课程,举办编结艺术展览等活动。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将编结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编结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乏专业化的编结艺术人才等。但总的来说,编结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二)编结艺术的艺术特色
编结艺术具有多样性、色彩丰富性、纹理和质感、结构美感、轻盈和透明感等独特的艺术特色,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具体的艺术特色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法多样性。编结艺术具有多种技法和材料,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例如,编结艺术可以应用于织物、纸艺、首饰、雕塑等方面,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材、布料、珠子等材料进行编织,从而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其次,色彩丰富性。编结艺术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线材、布料、珠子等材料进行编织,从而创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艺术家可以通过精心搭配和组合,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第三,纹理和质感。编结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质感,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织方式和材料的组合,创造出不同的表面效果,如光滑、粗糙、柔软、硬朗等,从而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观感和触感。
第四,结构美感。编结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结构美感,可以通过精心的编织和构造,创造出复杂而有机的图案和结构,从而表现出艺术家对形式美和结构美的追求。
最后,轻盈和透明感。编结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轻盈和透明感,如同舞动的云彩或柔软的流水,展现出优雅、柔美的艺术风格。
(三)编结艺术的教育价值
编结艺术的教育价值非常丰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耐心和毅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首先,编结艺术需要学生通过手工操作进行编织,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编结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和欣赏编结艺术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此外,编结艺术需要学生耐心、细心地进行操作和构思,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养成勤奋、认真、细致的习惯。编结艺术可以进行团队合作,多人协作完成一件作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最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编结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通过编结艺术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三、编结艺术融入中学课堂的现状分析
(一)编结艺术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
编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被融入到中学课堂中。目前,编结艺术在中学课堂中的主要情况包括:
1.作为美术选修课程
在一些中学中,编结艺术被设置为美术选修课程或者是传统文化兴趣班之类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编结艺术的机会。通过选修课程或兴趣班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编结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2.作为课外艺术活动
除了作为选修课程,编结艺术还可以作为中学课外艺术活动的一部分。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编结艺术社团或者课外活动小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编结艺术作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社团或小组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编结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3.融入美术理论教育
编结艺术与美术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一些中学美术课程中也开始融入了编结艺术的内容。通过融入编结艺术的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美术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融入手工制作课程
编结艺术的创作需要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因此在一些中学手工制作课程中也开始融入了编结艺术的内容。通过融入编结艺术的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手工制作技能,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意和创新的机会。
总之,编结艺术在中学课堂中的融入方式有多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编结艺术技能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艺术教育。
(二)编结艺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缺乏、教材及资源有限以及学生认知和兴趣不足等等。
1.师资力量不足
编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缺乏专业的编结艺术教师,中学教学中更是缺乏高水平的教学人才。许多学校将编结艺术教学任务分配给了美术教师或手工制作教师,这些教师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编结艺术培训和教育,难以胜任编结艺术教学工作。同时,国内缺乏专业的编结艺术教师培训机构,难以为中学教师提供专业的编结艺术教学培训和提升机会。缺乏培训机会也影响了教师的编结艺术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教育资源有限
编结艺术是一种需要相应教育资源支持的艺术形式,例如编结艺术工具、材料、图书和视频等。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关于传统艺术教学的相关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这对编结艺术的教学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编结艺术需要一定的教学设备,如编织机、钩针、针线等。然而,许多中学教学条件有限,无法提供这些设备,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编结艺术的实际操作。另一方面,编结艺术教学需要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但目前国内缺乏专业的编结艺术教材和参考书籍,这对编结艺术的教学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编结艺术教学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支持,如教师培训、教学研讨会、学生比赛等,而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的支持。只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缺乏专业的编结艺术教育机构,难以为中学教师提供专业的编结艺术教育支持。
3.学生认知及兴趣不足
而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学生认知及兴趣不足的问题,很多中学生对编结艺术并不了解,缺乏对其概念、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认知,也缺乏对编结艺术的价值认知,无法认识到其对提高审美素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很容易就觉得编结艺术单调乏味,降低学生对编结艺术的兴趣和认知。
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编结艺术需要实践体验,但很多中学教育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体验。学生在没有亲身体验的情况下,很难对编结艺术产生兴趣和认识。虽然说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但如果中学教育中的编结艺术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四、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研究
编结艺术的教学研究不仅是对一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传承,更是对美育教育理念的贯彻和推动。而要深入开展编结艺术的教学研究,则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模块、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编结艺术。同时,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具体指导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素养提高。编结艺术是一种美术形式,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包括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的表现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
其次,培养手工技能。编结艺术是一种手工艺术,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编结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手工能力。
第三,增强创造力。编结艺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提升文化素养。编结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理论模块教学探究
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研究需要对理论教学内容及模块进行研究。结合教学目标内容,中学美术课堂的编结艺术教学模块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编结艺术的基础知识。编结艺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编结的历史渊源、基本结构、结构组合和应用等方面。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和实践等,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
第二,编结艺术的技法。编结艺术的技法是学生学习编结的重要内容,包括手工技巧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演示、指导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编结的技法。
第三,编结艺术的文化内涵。编结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分析、比较和鉴赏等,向学生介绍编结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第四,编结艺术的创作实践。编结艺术的创作实践是学生学习编结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以上内容可以作为编结艺术教学的主要理论内容和教学模块,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模块,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编结艺术。同时,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研究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十分关键的。中学美术课堂中的编结艺术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可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摩法:通过展示编结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知识、技法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2)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学习基本的编结技法,并尝试创作简单的编结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编结技法,创作出自己的编结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4)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创作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编结艺术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编结艺术的技法和艺术特色。
(6)个性化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实施
编结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编结艺术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编结艺术的教学评价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经验评价法:通过观察学生在编结艺术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对编结艺术的掌握情况、作品质量、思维能力等。
第二,作品评价法:通过评价学生的编结艺术作品,评估学生对编结艺术的掌握情况和创作能力。如评估学生作品的构思、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第三,自评互评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作品质量,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在实施编结艺术的教学评价时,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客观性,评价的标准应该明确、具体、易于理解和操作。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同时,评价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指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