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业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地提高,版画的领域也在逐步拓宽。黑白木刻这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却以它那简约而深刻的材料与技法,黑白色泽的强烈对比,彰显着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真实的感染。首先,从黑白木刻版画与其他艺术结合交融性出发,提出黑白木刻动画科学分类的原则和概念。其次,以国内外优秀黑白木刻作品为例,通过对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最后,分析归纳出黑白木刻的黑白之美和艺术语言,尝试分析黑白木刻为艺术以及设计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灵感,并对黑白木刻动画的创作与发展模式提出不足与思考。
关键词:黑白木刻;艺术性;印痕肌理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我四年来对专业课的学习,及论文老师的积极指导后确定了选题,探究黑白木刻的艺术性目的是黑白木刻版画符合艺术时代发展大融合的趋势 ,延长了传统艺术的生命力,拓宽了潮流文化的维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是相关艺术形式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2.研究意义
通过对黑白木刻的深入分析,探寻黑白木刻所独具的白色彩,以及刀痕等画面语言可以很好地表达一下特定的的环境氛围和人物情绪,结合黑白木刻的创作经验,凭借着其独特的艺术符号和语言魅力,感染和引导大众的审美,丰富一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交换位置,将其他艺术依附与木刻版画,这样具有一定的传统艺术的审美门槛,更有利于推广给大众。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现阶段国外学者研究版画丝网艺术语言的学者也比较多,这里也结合几名艺术家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里认为数字技术在今日的发展使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各艺术形式之间相互借鉴,艺术与艺术之间已然不再那么纯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必要也很必要对新兴的,黑白木刻动画进行全方位科学规范的理论研究,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将对黑白木刻动画进行分类,尝试提出纯黑白木刻动画、半黑白木刻动画、仿黑白木刻动画的分类概念。黑白有着彩色所触及不到的情感和内涵,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必然性,这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从隐约可见的痕迹中找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黑白木刻的艺术性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分析了黑白木刻的审美价值和具体功能,着重研究黑白木刻艺术性的成果比较少。这里也结合几个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阐述。黄洋在《黑白木刻版画线性之刍议》里探索了黑白木刻的具体分类,并结合美术创作分析了黑白木刻的具象形式和抽象形式,就黑白木刻动画的造型方法进行了客观的论述。认为黑白木刻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而且更好地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高川在《黑白画理》里指出系统全面的分析木刻动画中的黑白之美,探讨木刻版画中黑与白的精神意象、黑白灰节奏、点线面关系、光线运用等,填补黑白木刻版画在艺术语言、画面表现、造型特征、主题渲染等技法方面的理论空白,并分析这些特有的表现技法如何在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中发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黑与白的精妙
在黑白木刻版画这一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选择了黑白色。这两种颜色总给人严谨、肃穆甚至冷酷的感觉,很多艺术形式对其趋之若鹜。然而,在黑白木刻版画中,黑与白的精妙之处在于他们恰好地融合在一起,白寓意在黑之中,黑通过白表现张力,两者在依存中协调发挥作用。简单、却又千变万化,通过刀痕深刻的渲染,决绝、直接、刚毅,带给人们比任何颜色更直接更猛烈地冲击,这种冲击不单单停留在视觉上。黑与白的依赖,乃至在需要时互相转化,使得这两种颜色是那么饱满、明朗、充满活力,乃至可以直接撞击我们的心灵。黑与白,给了艺术家们无限的想象与近乎疯狂的大胆构造,在整体艺术构思下,艺术家们用两种最简单的颜色构造出了最丰富的内涵。
(二)黑白木刻的力之美
木刻版画等同于纸笔绘画,不过是以刀代笔,以木代纸在板上雕刻出形象和画面,因而,木刻的强健之力则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视觉效果上而言,刀刻在木板上的形象简洁、明晰,透出强健之力,而在黑白色彩强烈对比之下,相互呼应,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由于木刻版画的特殊性,必须在刀法上利落、严谨,从这一点上而言,木刻版画存在着无可避免的局限性,不能像其它画种那样客观对象进行逼真的重现,但由此也催生出木刻版画自己的个性艺术。木刻的刀法、木味,再加上其纯粹、震撼、深刻为标志的艺术效果,使得木刻版画拥有了不一样的情趣。这一基本却也最丰富的技法,让画面上每根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的韵味。再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刀具,通过起、行、收、停等力的变化,创造出多种刀法变化,将版画表现得清新怡人,底蕴丰厚。木刻版画中的点乃是无数小色块的集合,而木刻中的色块均以刀完成,使刀刻的线条轮廓更加突出,清晰、鲜明,具有无限张力,而力道的运用,则是木刻版画极为讲究的一点,它的力之美,让点、线、面能够自然融合,流露出一种苍劲、豪迈,气势恢宏,而线条轮廓将力道的强健刻画得入木三分。木刻版画才得以拥有整体的鲜活与持久的隽永。
(三)独特的印痕肌理
印迹也是黑白木刻所独有的艺术效果,版画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拓印,拓印是一个奇妙的转换过程,让画面产生出审美的距离视差,产生特别的拓印纹理,再结合本就强烈对比的黑白木刻,让人回味无穷。所以,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性则被充分诠释,黑白、刀迹、印味所构成的特殊画面,使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更加别致。 从工序上而言,木刻作品是由版经磨压印制、印刷在纸面上的,因此材料木版、油墨、纸三者之间的特殊结合,造就了木刻版画独特的印痕肌理美,这是其它画种不能及的。而四味效果则突出了木刻版画的艺术之美。木刻的四味即刀味、木味、墨味和纸味。刀味,是刀子在板子上运动的痕迹,就是刻刀触动的轨迹,这与复制木刻有重要区别。刀型的不同导致刀味的差异不一,至于刀型的选择则是作者的构思、习性、气质以及擅长的表现语言有关。刀味的表达效果和刀型的合理采用,以及刀法的技巧运用,增强了木刻版画的层次感,提升了画面形象的质地,同时结合黑白色泽,具有无穷意味。木味,表现的是刻刀在木板上雕凿的效果和木质本身肌理反映到画面上的味道,同样,木质材料不同,木味也不相似。刀味和木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刀与木板契合的越合理合意,木刻的刀味、木味也就越浓。墨味则是一种视觉效果,指将版上的油墨拓印到纸上。纸味和墨味通过拓印让二者互生在一起,墨色纯净平和,白色干净清晰,画面效果明亮美观。黑白木刻版画拥有区别于其他的绘画形式的单纯、简洁以及强烈的对比,这些都是它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是在克服其自身的局限性中产生的,也是依靠画、刻、印各环节的艺术处理而存在的。正因为如此,黑白木刻版画貌似原始的形式观感却彰显了现代人的一种内心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洗涤灵魂,赋予我们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感动。
三、素材的分析与借鉴
(一)《旧州记忆》的分析与借鉴
《旧州记忆》展现了不同的线条运用方式,线条单一使用、线条交叉使用、线条的排列对比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然,这里所说的线条的单一,并不是简单、乏味、缺少变化,事实上,不管白线还是黑线,都是变化多端的,它们可长可短,可直可曲,可粗可细,可交叉可重叠,可组合可排列。我借鉴了苏溧老师的《旧州记忆》,结合运用到我的毕业作品里,通过刀痕深刻的渲染,决绝、直接、刚毅,希望我的作品可以带给人们比任何颜色更直接更猛烈地冲击,使得黑白颜色饱满、明朗、充满活力,在我整体构思下,希望用两种最简单的颜色构造出了最丰富的内容。有利于我作品中塑造形体、表现情感。由于阴柔与阳刚之美并存,也更容易让版画有更多新颖的视觉效果。
(二)《一条大河》的分析与借鉴
版画家徐冰的作品 《一条大河》,是阴刻与阳刻相结合的例子,画面显得宁静而纯粹可以看到阴刻线的柔和、内敛、丰富,阳刻线的尖锐、阳刚、张力。黑色线条在画面中极具分量,支撑着画面,使作品有血有肉。我借鉴了徐冰老师的《一条大河》黑白木刻版画,在我的毕业作品里,总的来说,单纯使用和混合运用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但都是凝聚与呈现情感的手段。我希望赋予线条人的情感,把这个客观世界主观化,木刻线用于轮廓的描绘,还承担了塑造形体和空间的功能,继而够烘托画面的艺术气氛。
(三)《子鼠庚新》的分析与借鉴
青年女艺术家徐那的黑白木刻版画《子鼠庚新》在整个画面趋于正中的部分以较大的点元素运用为主,包括树枝上和书上以及空白区域,以近乎规整的圆形来进行花朵、花瓣的表现,带来的过于严谨的视觉观感和层次感。另外在书本上和立体几何图形的黑面上都有细小的点,这种点相对于圆形的镂空点来说,更小也更不规则。不规则的白点,可以使黑色具有透气感,视觉效果更加丰富。书中的白点搭配上书中的立体几何,有一种浩瀚星海的感觉,展现书中的世界磅礴无垠,具有小中见大的画面感。
在线的运用上也十分丰富,用到了笔挺的竖直线刻画。例如背景都是极其重色的直线,还有立起来的书本呈现的是与背景书本不同方向的直线。这些方向性的改变可以改变画面的动势,使画面不单一,有趣味。还在多处地方运用了曲线,这些曲线也有各自不同的用法。我对徐那老师的《子鼠庚新》作品的构图设计进行了借鉴,并且运用到了我的毕业设计中。
四、课题研究的创作实践
(一)创作实践过程
根据2023年属相兔而确定了作品名称《卯兔》。 根据选材确定了画面构图,选用中心构图的构图方式选用一个主体物在画面中间着重突出,起稿采用铅笔起稿的方式,运用素描的方法定出《卯兔》初稿。定稿之后,先用了黑板木刻的版种和技法,设计黑白灰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画面的效果。
(二)创作实践体会
创作这幅作品是我对兔年所呈现的美好表现,愿兔年顺利,国泰民安。我通过对各位优秀版画作家艺术手法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技巧、运用各种刀法和技法,不同的制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对我这一幅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诠释。
在设计造型中,我认为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画面的整体构成,各个部分之间的搭配与协调,以及色彩关系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最后达成艺术作品的最终的艺术性。我始终认为黑白木刻版画与其他绘画直接性的描绘性有所不同。如油画中线条、色块,以至画面出现的物象形态,都是通过笔的运动,直接将色彩描绘到画面。画家致力于直接创造出来的形象。总体来讲,是一种加的艺术。即在空白纸或画布上不断通过加来描绘,最终形成画面。正是这一点,木刻与其他绘画大相径庭,我所感受到的版画是减的艺术。其特点,以刀代笔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间接性木刻的刻制过程。木刻印痕中的线与形是通过刀具镂刻空白而“挤压”出来的。这种线和形与一般绘画形态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趣味。
从语言形式上讲,刀法组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有在当代语境下黑白木刻艺术语言的转换。所有的架上绘画都运用点、线、面的基本原素来构造自己的画面,不管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表现主义⋯⋯黑白木刻同样是利用刻点刻线、刻面来构造自己的艺术形象。版画作品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黑白木刻,黑白木刻也是要讲色彩的。在这其中,没有色相的变化,但有浓淡、疏密的变化。点、线、面之间的变化与穿插。没有轻重之分,有变化的是,利用造型或其他变现形式,来构成不同层次的灰,从而创造出黑白木刻特有的“颜色感”。黑白刻中,黑与白融入了艺术家的综合感情,以及艺术家的修养。
黑白木刻的色彩。中国画中有墨分五色一说。指以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实际乃指墨色运用上的节奏变化。在创作中,刀法组织是黑白木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其一,也是黑白单一色相产生出丰富的灰度变化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手中的刀,创造出丰富的灰色层次,来达到色彩的效果。刻刀轻重游走,构成不同色值的灰,经艺术家的组织,构建空间,甚至幻化对比。刀法稍异,也会给人视觉上微妙的色彩变化感受。灰色刀痕在排列方向和节奏上的变化,也成为形成色彩感觉变化的因素。同样,黑白的相互转换等等,也是构成黑白木刻色彩感觉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