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构成在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中的表现研究

摘要

随着版画越来越具有包容性,不断向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借鉴,探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黑白木刻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黑白木刻的构成元素构成亦呈现丰富的样式。鲁迅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因此在读研期间笔者选择精修黑白木刻并研究黑白木刻的构成元素构成。构成元素构成中的黑白需要构成要素点线面形色辅助来完成,该如何组织构建这些要素来为构成元素表现服务,未来如何发展也成为专注于黑白木刻的创作者长久深入探索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黑白木刻创作为基础,以对黑白木刻创作该如何表现的思考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黑白木刻作品,对黑白木刻艺术家创作的表现方式及构成形式进行探讨,分析其作品构成元素及领悟其内涵,以构成元素构成要素作为切入点,对黑白木刻创作的构成元素构成进行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有益于今后创作的规律与要点。通过学习与研究,黑白木刻创作,探索构成元素构成对黑白木刻创作的影响与意义,阐述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启发,对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出总结进而继续寻求具有自己产生的思考与启发,对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出总结进而继续寻求具有自己特点的创作方式。

关键词:黑白木刻;构成元素;创作

Abstract

As printmaking becomes more inclusive, constantly learning from other art forms and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its own development, the expression forms of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show a diverse trend, and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of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also present rich styles. Lu Xun said, “Woodcarving is authentic in black and white.” Therefore, during my graduate studies, I chose to refine black and white woodcarving and study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black and white element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require the assistance of the points, lines, surfaces, and colors of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How to organize and construct these elements to ser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and how to develop them in the fu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long-term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issues for creators who focus on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and takes the reflection on how to express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cre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By analyzing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works, it explores the expression and composition forms of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artists’ creation, analyzes their composition elements and comprehends their connotations. With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of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creation, Try to come up with some beneficial rules and key points for future creation. Through learning and research,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creation,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constituent elements on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creation, elaborating on the thinking and inspiration generated during the creation process, summarizing my graduate studies and continuing to seek my own thoughts and inspirations, summarizing my graduate studies and continuing to seek creative methods with my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black and white woodcut; Constituent elements; a literary creation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现代构成在版画创作中的表现分析与研究的选择,源于对版画创作的研究,在学习和复制传统技法的同时,我更注重版画对现代生活与时代的丰富化表达。换而言之,我们在进行版画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开阔视野,灵活创新,让作品更具时代性,更符合一代人的审美特征。显然,传统的版画构造和设计已经逐渐落后于潮流,无法承载新时代的创作使命。从这个角度出发,围绕我国的美术发展历史以及西方现代美术史进行重新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具有现代构成特色的优秀版画作品,体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创作思想和理念。经过梳理、挖掘和研究,将体现现代构成形式与空间创作相关的一些艺术手法,融入到版画创作中具有重大价值。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魅力从而对构成语言进行不断的研究,通过对画面中视觉元素的深入解剖和考察分析,从而学习更多的表达技巧,丰富创作经验,有利于让自身在创作时找到正确的表现路径,体现个人作品风格。

包括色彩构成,点、线、面元素等多种形式,各种元素在现代构成中的运用在版画创作中是一种创新。与此同时,在版画创作中,将各种构成元素抽象为点、线、面等,运用平面构成原理和立体构成原理对点、线、面结构进行梳理和概括,是结构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本次创作的版画作品中,通过对现代构成元素的点、线、面构成技巧,以及对作品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深刻认识到很多作品通过现代构成元素的创作风格与感官变化的创新融合,构思新颖独特,基于点、线、面构成要素的实际应用和创新分析,达到更良好的表现效果,从而进一步探究现代构成原理在版画中的艺术价值。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版画的现代构成特色和表达设计承载了当代的趣味和需求,体现出高度的凝练、总结生活的能力。它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和表现力。版画创作中构成形式语言的要素,回归黑白木刻的艺术主旨,重视实际生活,反思社会现象,引导社会进步,这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2.研究意义

版画艺术领域本身是个不断发展的行业,需要延伸。由于社会不断进步,版画艺术不仅仅通过丰富和深化本体语言来拓宽创作思路,还借以其它艺术领域来发展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绘画艺术领域里最具备开放性的要数版画艺术,因为版画自身讲究材料,依赖技术和看重设计感。版画最初脱胎于印刷技术,又依赖于印刷技术,其艺术效果几乎都必须经过印刷过程方能呈现。所以说,当代科技与材料领域的新生事物常常能够促进版画艺术的成长。由于版画的发展紧跟着科技的发展,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扩展,进而与其它实用艺术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

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版画艺术语言的认识,有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版画艺术语言与平面设计的关联性,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抽象派巨擘——康定斯基。他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上的开创者,也是最早实践的拓荒人。从 1911年开始,随着《论艺术精神》、《点、线、面》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的面世,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推动着抽象艺术的发展,逐渐构筑起现代抽象艺术的轮廓。通过整理和学习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观点和构成特色,对于本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我拥有了更多反思的力量。尝试将一些元素通过剪影方式进一步简化,通过遮蔽、截取等方式实现内在结构,利用色彩来进行遮蔽,对目标模糊化处理;而截取方式主要是尽可能清除一些外部的装饰物,重点突出内核,呈现出最重要、最富特征的部分。推动自然物象到主观物象的转变,对前者进行符号化处理,更加重视创作背后的绘画构成,不断探索符号与构成的关系,提高作品的层次感。线条、形状等符号都属于画面的主体结构,主体外的部分也需要合理布置,相得益彰,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勤加练习,加强反思总结。

2.国内文献综述

就所查找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版画艺术语言方面的专著主要是关于版画技法、艺术赏析、国内外版画插图集等,如黑崎彰的《世界版画史》、王伯敏的《中国版画通史》、杨锋的《综合材料版画技法》、吕青的《版画技法与视觉传达艺术研究》、杨劲松的《重叠肌理:版画教学讲座》、萧乾的《英国版画集》等。其中黑崎彰的《世界版画史》将各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的版画变革进行描述,使笔者认识拓展了国际视野;王伯敏的《中国版画通史》对商周到民国时期中国版画之原始雏形、成长兴盛、民国新兴等多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进行探究,为后继研究者提供了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的丰富史料;吕青的《版画技法与视觉传达艺术研究》一书概述了版画艺术技法与视觉传达艺术之间的关系。

关于版画艺术语言与平面设计融合的研究多见于学位论文,如2018年田波涛的《凤翔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2017年李霖的《版画本体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研究》、2016年陈叶的《版画与影像艺术语言的融合》、2016年冯琳的《版画的语言在品牌视觉设计中的应用》、2014年王晓玮的《版画表现技法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学位论文多是从自身创作出发,研究某一版画特征对某种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二、黑白木刻画面构成要素分析

(一)黑白木刻中的画面构成要素

二十世纪以来,黑白木刻艺术在经历了多种观念和形式的探索后趋向成熟,黑白木刻艺术的整个发展史因人们不满足于已有的视觉体验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趋向和艺术风格,这就使得黑白木刻要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虽然美是不断变化着的,但在黑白木刻创作中,不变的是画面构成形式美的规律。罗杰弗莱说过“绘画的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构成高于再现性内容”,这就是说在绘画中应该主观的安排画面各构成要素,根据画面的需要对各要素进行组合,为表现思想服务而不是简单的再现物象,黑白木刻创作也不例外。因此,掌握其构成要素是创作的必要手段,研究画面构成要素及其组合美的规律,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

构成的概念形成于1913-1917年,构成是指通过画家的感受与理解,将具体形态抽离之后的点、线、面、形、色、体等各种视觉要素进行有机的组合。构成多用于设计中,但如今也被广泛运用在了绘画当中,成为一种纯形式语言的画面构建。“有意味的形式”是视觉艺术所需要的。在黑白木刻创作中,形状、色彩、肌理等画面构成要素以点线面的组合方式形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起观者的审美感情。这种通过画面的构成要素而组合成的形式,在艺术家赋予情感并主观的讲行安排后便极具意味性。

画面中的很多形状都是由点、线、面而构成的,康定斯基认为:“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实际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的特征,而这种力度等于活跃在这些形中的张力才成为其内容”。休谟说,“对象的形式美与不美,与主体的情感尺度关系极大,即使客观形状,也不是“纯客观”的”。因此在黑白木刻创作当中,对于事物形状要有主观情感下的概括与归纳,这样就会因个人创造而产生具象形、意象形和抽象形。不同的形状及其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如圆形具有凝聚感而方形具有僵硬感,自由形状与规则形状都能产生不同的情感,黑白木刻创作者要根据个人表达来选择物象的形状,构成画面不同的呈现效果。在画面中,要注意形的大小、疏密、曲直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形更具有美感,同时需要注意画面中的正负形状、空白形以及边角的形,因此要把握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寻求形状间的变化与平衡。

色彩在画面构成中占有极重要的作用,“色彩的功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心理、审美意识、情绪感染方面。带有抽象性、含蓄性、本能性”。色彩较形状而言更能准确的表现情感,烘托画面气氛,是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分为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黑白木刻的色彩则是由无彩色系中的黑色、白色以及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灰色构成的。黑色具有重、暗、退的感觉,给人以厚重、黑暗的感受,白色具有轻、明、进的感觉,给人以轻盈、纯洁的感受,灰色处于黑白之间,变化多端,层次丰富而意境深远,产生和谐柔美的感觉。黑白木刻的色彩体现在黑、白、灰这三色及其相组合而产生的色调上,黑白木刻创作者需要根据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来确定画面整体呈现高调、中调或低调,黑白对比强烈或柔和。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灰不同于素描关系的黑白灰,黑白木刻创作者需要对物象鲜明的色彩进行主观的概括和意象的安排,根据个人观察与感受对物象进行黑白灰的转换,这样才能更好的使黑、白、灰三色呈现的色调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契合。

肌理在黑白木刻中有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之分,体现为木板本身的质材和不同刻刀产生的刀痕。木板有其自然纹理,在印制过程中,墨量的薄厚与印刷力度的大小均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黑白木刻强调以刀代笔,刀的运用极其重要,不同的刻刀会产生不同的刀法,刀法的不同亦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如三角刀会产生线状肌理而圆口刀产生点状肌理。各异的肌理不仅可以表达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且可以成为形成黑白木刻艺术家个人绘画风格的一个因素。《考工记》中提出“材有美,工有巧”,黑白木刻画面构成中的肌理正是材美和工巧相结合的产物。形状、色彩、肌理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因素,是黑白木刻画面构成与画面情感表达不可缺少的要素。

画面构成对黑白木刻创作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佳,另一方面可以使画面的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且烘托表现内容。在创作中,黑白木刻的画面构成要素包含物体之间的造型与形状、画面呈现的色调、色域形状、刀法形成的肌理等,对画面构成要素的组织安排是一个寻求“合适”的过程,这种“合适”是个人感受下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是画面追求的合适的比例搭配。画面构成的目的是探索素材的不同逻辑组织方式,使其形成特有的形态样貌,并使之效果符合普遍认可的审美习惯。正是因为画面构成是一项极具主观性的活动,在进行构成处理时,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来进行创造,这样才能在掌握画面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审美理解,创造出符合自己个性的作品。

(二)经典作品案例分析

在黑白木刻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个人风格鲜明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作品的画面中无一不展现了对构成要素的合理运用。本节将通过画面构成要素具体分析珂勒惠支和康宁具有代表性的黑白木刻作品,对作品中画面构成中的形状、色彩、刀法肌理及表现进行分析。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黑白木刻作品充满着内在的力量,震撼人心,新兴木刻运动时期她的作品对中国版画艺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纪念逝者-悼念卡尔·李卜克内西之死》(见图1.1)是她创作的第一幅黑白木刻作品,这幅画融合了很多方面的构思,不仅仅是表现内容,其构成形式在当时亦属新颖之作,这幅画给笔者以深刻启发。

在这幅作品中,珂勒惠支用简练的构成形式集中于表现画面的主要内容,其高度概括了画面,人物造型方圆曲直相结合,具有力量感。在这幅黑白木刻作品中,画面被明确的分割成上大下小的两个形:吊唁的人群和躺在床上的李卜克内西,平躺的逝者占画面的四分之一,虽然主体占画面比重较少,但画面中大部分的人群目光都集中于死者,引导观者将视线集中于主要人物,在悼念人群中,左上角、正上方与右上方都各有一人朝向不同方向,对画面起到了制衡的作用。在上面的部分中,珂勒惠支巧妙的处理了人物的色彩关系,将吊唁的人群又分成灰色和黑色两个形:前排吊唁者为黑色形,他们的衣服只做简单的轮廓处理交代外形;面部以及后排人物全做灰色处理,画面中弯腰男子的手作为一个灰色的形链接了上下黑白两部分,并且与后排人物整体呈现出一个斜三角形,灰色呈现的斜方三角形具有很强的指示性,指向平躺的李卜克内西。画面的重色集中在上部,吊唁的人用黑色和灰色处理,整体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死者身上,使得画面产生一种凝重压抑的感觉,死者身上的白布与头部周围刻意留下的白色的形,都更好的将画面的注意力集中于死者面部,画面黑白对比强烈,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刀法的使用上,艺术家选用了三角刀与圆口刀相结合来进行刻制,三角刀可以形成有棱角的线和面,使形体的塑造具有力量感,产生锋利的肌理效果,圆口刀在画面中呈现的块面肌理,有效的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提亮的作用,也使白布呈现大块的空白只留下几道水平的线条,与上方不同方向丰富的刀法形成对比,让观者感受到平静的死者与沉痛的哀悼者所产生的对比。其效果的呈现离不开形式语言构成中对画面的形状、色彩与肌理的有效安排。这幅作品启发笔者在创作中不仅要关注物象的形状,还要注意黑白灰形成的形状,留黑、留白与繁密的刀法肌理相结合的这种画面构成关系启发笔者在创作中要注意画面制衡的艺术原理。

在新兴木刻运动之后,大批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家对珂勒惠支等西方艺术家的黑白木刻作品进行分析并学习,黑白木刻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尤其“八五美术新潮”之后,西方现代设计思潮涌入中国,这时的黑白木刻趋向改变传统图式并重组画面,以及强调平面化的图形与形式,改变了在此之前描绘客观物象的表现方式,强调运用点、线、面等纯视觉元素和构成形式来组织画面。康宁作为八十年代培育的版画新人现已成为中国黑白木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因具有独特的构成形式而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特点,独树一帜,如其原木黑白木刻作品《飞翔》(见图1.2)。

康宁利用原木本身的形状进行刻制拼合而组成画面,画面整体呈灰色调凸显其“灰调木刻”的形式语言。三条房木板之间留下的白色形状成为画面的构成要素之一,对画面进行分割产生变化,白色形的形状充分利用板材的基础且有意安排,左右曲直富有变化,形状大小比例均不相同,因其画面整体为灰色调,所以这样的大片空白形使画面产生透气的明亮感与轻快感,凸显出“飞翔”的主题。白色形与画面中丰富的刀法所形成的肌理产成了对比,呈现出疏密相结合的形式美。画面中物象的形状都进行了平面与简化处理,用刀法产生的符号化语言进行表现,意趣盎然。在这幅作品中,康宁对线的运用更加的大胆,粗线与细线、长线与短线,直线与曲线都一一展现,在以长直线为主,短曲线为辅的构成形式下,画面统一而有变化。画面中几处以线条组合成的大小不一的形状更是巧妙的将三个原木上的画面联系了起来。他曾谈到“我关心的是画面构成的效果,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和运用,形体分割的节奏和韵律……甚至拓印过程中的某种材质、肌理效果”,在其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这些构成要素。对康宁作品的分析使笔者受益匪浅,在他的作品中,笔者主要学习了刀法肌理的构成方式,笔者偏向于使用细腻的刀法,对其刀法的学习可以使自己在黑白木刻创作中更好地使刀法肌理呈现出满意的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他力图营造更为精神化的现实,打破画面空间,形成了风格式的规范化造型,潜心研究三角刀的表现形式,在刻制中把握三角刀产生的微妙变化,刀法细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灰调木刻。康宁的黑白木刻在改变新兴木刻既成模式的同时,也真正的发扬了新兴木刻的精神内涵。丰富了黑白木刻的表现形式,为当代黑白木刻创作者提供了新思路。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xsai.com/news/2454.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