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电影《我想你一直留在我的世界》镜头剪辑手法

摘要

微电影后期是借助现代先进的科技设备对微电影进行适当的修饰,于从事视频剪辑工作的相关人员而言,其工作便是通过有效的方式甄选以及选取出各类视频素材当中的内容,剪辑所用的手法,会给之后视频具体的展示效果带来直接影响。所谓的微电影剪辑,便是相关人士对自身所拥有的的剪辑技巧加以利用,有效的组合以及拆分已经完成拍摄的电影素材,对具备多元化特征的剪辑艺术加以利用,使之化作微电影,以此让观众在视觉方面的具体所需得到满足。所以剪辑手法所发挥的作用极为关键,会对电影实际上的播放效果造成影响。

近年来,镜头剪辑手法在微电影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镜头剪辑手法的运用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剪辑手法是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的人要充分了解微电影剪辑应该注意的问题。立足于微电影的内容主题,从内容形式等角度进行影片的剪辑,要想微电影有特色就要把剪辑手法运用恰当,一个好的微电影是看不出剪辑痕迹的,它更加清晰、自然、流畅,不断提高微电影的剪辑质量,所以要多学习一些剪辑手法运用在剪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本人通过作品剪辑过程中来发现剪辑手法的优点,不一样的剪辑手法叙事情感表达不同,带来的效果不同。通过本次论文研究,达到中西方剪辑能给未来创作者一个借鉴意义。为未来的剪辑提供帮助。此次的论文研究是为了通过本人拍摄的作品来了解剪辑手法是如何运用的,给微电影带来哪些效果。通过中西方剪辑手法的对比来了解剪辑手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微电影;剪辑手法;发展趋势 

1、镜头剪辑的介绍

1.1剪辑的起源

剪辑的起源剪辑的概念起源于电影。“剪辑”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俄国导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拍摄的纪录片《电影》。在影片中,导演利用各种手段,把拍摄对象的部分镜头剪掉,再将它们重新组织起来。早期的剪辑仅仅是起到“粘合”作用,没有在作品中真正体现出它所表现的主题、情绪和风格。而剪辑观念被真正确立是从1919年开始的。在这一年,德国导演埃尔温·施莱伯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长片故事片《萨尔》(Sal),他把这部影片当作自己导演生涯中第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来对待。影片将萨尔的故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萨尔一家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遭遇,这部分影片除了必要的拍摄素材外,几乎全由剪辑和配音来完成。第二部分则是对萨尔一家逃离纳粹占领后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表现。第三部分则是对在纳粹德国统治下的犹太民族遭受的苦难进行了再现。

1.2剪辑发展的四个阶段

电影的制作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电影到今天的数码电影,一共分成四个阶段

“原生态”时代:没有任何经过加工的影视作品,它原本只是一种记录真实事件影像的机器设备,并非叙述工具。那时的影片只是一种模仿,一种戏法,远远谈不上是一种艺术。而视频技术,还不是真正的“现场直播”。《火车进展》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而他的摄影师卢米埃尔则是影片之父和影片放映设备的创造者。1895年,巴黎首次公映,由卢米埃尔兄弟主演的影片《火车进站》。124年之后,一名深受电影回放热影响的大神,使用了最新的 AI技术,将原本20帧的《火车进站》从640*480的高清视频,提升至4 K和60帧的有声部。法国两个人,卢米埃,生于欧洲最大的生产照相胶片的家庭,同时也是制作胶片和胶片的人。以16个像素/秒的速度制作,这是首次制作该标准的电影,即1895年三月的《工厂下班》,以及为商界和科技组织举行的首映式,米埃尔在这部影片中使用了“偷拍”技术,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偷拍”使得他记录的人生情景更为真实、真实,而且还具备了“再现生活”的美学意义。

“蒙太奇”时代:为剪接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影片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即法语 montage的翻译,最初是法语中的结构和组装的意思。这句话后来被借用到了影视作品中,就是把不同的场景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而在这个过程中,蒙太奇就是将一段不同的场景,按照不同的剧情,将一段不同的场景,重新拼接在一起。简而言之,就是将分切的透镜组合在一起。《蒙太奇》的作者爱森斯坦也通过《蒙太奇》创作出一种全新的制作手法——《蒙太奇》,它突破了传统的叙述方式,对俄国革命独有的韵律进行了创作,内容对俄国革命进行了陈述,也对那场叛乱进行了呈现,演爱森斯坦的残酷,他的残忍,他的人民的愤怒,他的勇敢和公正。在与故事无关的3个场景中,石狮从躺着站起来,象征着人们的苏醒。

在制作“动作形态”时,极为关键的便是镜头彼此产生的衔接是否足够顺畅,从而使观看速度足够顺畅以及合理,让观看者自身的心理处于平稳状态,不会出现被打扰亦或是干扰的情况。在“动作形态”的“剪切定律”中,第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剪辑点”的逻辑、完整性以及连贯性;第二,立足于“动作形态”所应遵循的“剪辑”原则,必须确保逻辑处于合理状态,同时足够连贯必须要与拍摄对象的动作和移动的方位相协调;关于“镜头”所具备的结构方面,在剪辑“动作形态”之际,对于大家正常思维之下的注意力以及精神倾向应该予以重视。乔治艾伯特·史密斯,第一次将两个场景结合在一起,这是他第一次将两个场景结合在一起,但是仅仅一次。这是在历史上首次被剪切。

“数字合成”时代:彻底的推翻和重组了传统的片段,由于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用电脑无法实现的镜头都要靠电脑来拍摄,或是利用电脑技术可以让电影更加完善。数码影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制作人也由以往的单一数码特技逐渐转变为将数码特技和传统特技结合起来。

2.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剪辑设计

2.1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主要构思

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是以亲情为主题创作的,作者我在现实生活中与奶奶感情深厚,是创作的灵感起源。此微电影的剧情是分段叙述的,是叙事型影片,通过不同的时间点来讲述每一个小故事串联成完整影片。《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是世界》主要讲述的是讲述沁伊做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梦,穿越回2005年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那时5岁的她和奶奶的感情最为颇重,2005年-2010年梦到的都是沁伊和奶奶的一点一滴,直到2011年梦中伴随着碗破碎沁伊从梦境回到现实,其实她的奶奶在沁伊十一岁的时候离开了她,如今她已经21岁,发现奶奶已经离世十年。梦里的那些终究还是梦,沁伊也只能永远怀念她的奶奶。

2.2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剪辑重点注意的四个方面

就剪辑而言,其实质便是打算视频,然后进行重组,能够将导演自身的思想呈现出来。剪辑之际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有:1、全方位把控影片思路2、构建具体的音频3、重组相关镜头4、衔接好具体的特效转场。

1、全方位把控影片思路:《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通过不一样的年份主人公沁伊和奶奶发生的故事串联整条故事线,中间最大的转折就是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梦,最后回到现实,沁伊表达对奶奶的思念。画面以第一个镜头收音机响起开始,转场到第一年开始,也就是2005年。沁伊跑进奶奶家故事开始,每一个收音机的出现都是时间变化的铺垫,接下来的2006-2011年的每一个小故事和一点一滴都是沁伊和奶奶真实的回忆。直到梦中的碗碎打破了梦境回到了现实,沁伊醒来发现是一场梦,留下了泪水。最后沁伊回到老房子回忆,感受充满回忆的老房子,故事以朋友问沁伊最遗憾的事来结尾,紧紧扣住了主题。

2、音频构建:在进行音频编辑时,需要对音源进行选择。音源选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音源,另一种是网络音源。《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用网络音源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引出开头,也是作为片头曲出现的,因为影片整体是回忆童年的,同样也是有年代感的,每一次年份的转场也都是用到了这首歌的前奏作为衔接。中间的插曲以轻音乐为主,搭配着影片中的情景,烘托影片中的气氛,例如,沁伊给奶奶盖被子的镜头或者沁伊和奶奶玩耍的镜头等等,都运用到了舒缓的轻音乐,能够更准确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影片最后用到的是金润吉演唱的《奶奶》,影片中表达的就是沁伊思念奶奶的故事,能达到收尾呼应的效果。片尾曲是司南的《星星在唱歌》表达了沁伊对奶奶的思念,也表达了奶奶化作星星对沁伊的期盼。

3、重组相关镜头:当音频轨道已经得到完善后,按照音频所产生的曲调变化,对镜头方向以及位置进行调整,涵盖的重组要素当中较为关键的有:其一为对镜头进行划分,具体包括推、追、拉、摇、跟以及移;其二是划分具体的镜头景别,具体包括远、微、全、特、中以及近。通过镜头充足,能够让观众十分直观的对画面有所感受,故而实施镜头重组之际,得对画面构成、情节体现以及色彩分布之类的方面予以重视。

4、衔接好具体的特效转场:就特效转场而言,其存在不少类别,通常而言有三类运用较多,分别是叠化、闪白以及闪黑。一般而言,在故事片当中会运用叠化,当情节较为紧凑,又需要进行衔接时,便可对其加以利用,同样当纪录片内主角出现话语错误之际,也可选择叠化实施矫正。一般情况下当故事片内的场别以及故事情节存在差异,需要转场之际会用到闪黑,同时时间出现变化转移时也可选择对闪黑加以利用。当进行新闻采访之际,因为所在场所光线较为明亮,当要对镜头进行矫正亦或是让主角话语实现调转之际,会选择运用闪白。不过转场特效往往会因人而异,当特效存在差异时,其使用方法同样会存在差异。

3.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的镜头剪辑手法

3.1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跳切的应用

跳切”是通过两个以上的不同时间轴上的声音之间的差异性,产生一种强烈的跳动感。这种跳动感主要用于表现在两个以上不同时间轴上声音的差异,而不是一种声音之间的对比。

微电影中,通过跳切表现声音之间差异性是常用的技巧,例如在影片开头,沁伊跑着喊奶奶,声音先出现,然后主人公出现,这是因为沁伊迫切的见到奶奶,在微电影中,我们通常会运用较长时间轴来表现时间或事件变化,而这一系列长时间轴上的声音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产生强烈的跳动感。

跳切的作用是使音乐中的声音跳跃起来,在乐句中制造出更多的节奏感。例如,在乐句进行过程中,跳切就能增加乐句的节奏。在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利用跳切制造出更多的节奏感。在乐曲中,通过对跳切节奏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具有变化性。比如:在《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结尾是关于“奶奶”的音乐,此时演奏者就可以运用跳切使这个乐句更具有节奏变化。随着音乐的推进,后面一个乐句变得越来越抒情,伤感,富有感染力。随着抒情的起伏,后面的乐句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这就是跳切节奏在乐曲中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演奏中,我们要根据作品的内容、风格来选择使用跳切节奏。当然,使用跳切节奏还要根据乐曲内容和风格来选择使用。

3.2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内插的应用

剪辑手法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影视后期进行学习,应该立足于技术层面,同时让所剪辑出来的视频具备相应的艺术水准,对一些较好的表现形式、配色方案以及动画予以学习,同时把自身理解有效融入其中,最终让自身水平得到提升[2]。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内心情感与心理活动就很容易通过画面进行传递和表达出来。例如《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沁伊闭上眼睛回忆起和奶奶的点点滴滴,再到沁伊留下眼泪连接起来,展现沁伊心里的万分难过。运用了内插(插叙)镜头剪辑手法,将回忆的故事内容,通过黑白画面插入到回忆的故事情节当中,向观众表明沁伊为什么后悔那天下午没留在奶奶家,那天下午真实回忆。影片也应用到了文字插叙。在影片中,剪辑师可以运用文字内容来对整个故事进行补充,在中间过渡和结尾处。让观众能够对电影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3.3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变格的应用

影片内所用的剪辑手法为变格,其涵盖的内容有升格(也就是慢镜头)、重放、降格(也就是快镜头)、倒放以及定格,“谈”、“划”以及“溶”都属于技巧转场的范畴。应用最多的是升格剪辑手法,例如在影片中,在沁伊小时候给奶奶盖被子的情境中用到变格中的升格剪辑,突出了沁怡和奶奶的感情好,沁怡对奶奶的孝顺。还有在回忆中,奶奶背着沁伊的情景,展现出奶奶和孙女的感情深厚。

3.4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叠化的应用

运用最多的剪辑手法是叠化,例如在影片每一次的时间变化时候都会应用到叠化手法,为了不让画面跳跃,将故事连接的更流畅,叠化在影片中应用的最多,每一次的叠化都深化了一次氛围。叠化的镜头剪辑手法在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运用了多次,能够很好的呈现时间的流逝感,一方面在段落转场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在情绪效果方面得到了体现。假若对前后镜头存在的类似叠化加以利用,将会使镜头连接变得更为流畅,其趣味性也会更高。

3.5微电影《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碎剪与抽帧、插帧的应用

《我想你 一直留在我的世界》中,在动态影像的剪辑中多方面利用了碎剪的手法,将很多部连贯的动作连接在一起,有的镜头甚至不能看清,例如爷爷出说出门打球,表现了平时沁伊和奶奶待得时间多这种隐喻方面的关系。所谓抽帧,便是把连续画面内的画面删除,意在让帝景关系变得更快。一般而言,影片需要特写之际,会选择插帧,其不仅有更好的情节吸引性,同时会让影片节奏所具备的人性化程度变得更高。

4.剪辑手法的发展趋势

4.1剪辑手法在微电影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国影视公司相互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剪辑师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带入中国,使中国电影电视节目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剪辑方式。这种剪辑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剪辑的效率,而且可以使剪辑更加精细、准确。画面编辑是电视剧创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每一个电视作品都是由多个镜头画面组合而成。各种不同的镜头,经过合理的组合,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蒙太奇画面。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每一幅图画都是文字和文字,而图画的组合技法则是语言和修辞。因此,节目创作者必须把握好画面剪辑的技巧,艺术再现现实生活[3]

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电影市场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同样也让影视剪辑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既存在于技术方面也存在于理念方面。关于剪辑技巧,对于传统影视剪辑而言,往往通过人工进行操作,相关人员得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排序以及粘贴,不仅耗费时间与精力,而且不易更改,致使影视剪辑缺乏灵活性以及简便性。当下不管是硬件设施亦或是软件技术,都有了很快的发展,因此也使对胶片进行手工剪辑的方式存在的不足得到了弥补。在对计算机技术加以利用后,见记者能够冲洗胶片,也能完成转码,达到胶转磁的目的。《电影简史》的创作者杰拉德·马斯特是来自美国的以为电影理论家,他提到:“风格以及情节存在的刻板公式存在一定的类似之处,都充斥着拘谨。十年时间,即便有不少好莱坞导演涌现,可出彩者却不多,大多存在相似之处[4]。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了便利,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化传播速度快,观众对高质量影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新时代之中,大家对于传统影视那种较为单一的动态已经习惯,其要求也提升了不少,不仅需要电影足够精良,同时情节结构也应该合理。所以,剪辑师必须让自身有更高的影视艺术、文化艺术、剪辑艺术以及技术素养,准确把握影片主旨,运用多种剪辑技巧对影片实施艺术剪辑。尚未剪辑之际,就得完善市场调研,对受众具体的偏好进行调查,将市场价值风向很好的确定下来,以此为基础对影片具体的机构顺序进行调整,增强艺术效果,突出影片风格与主题。相较于传统影视剪辑而言,当下的剪辑技术变得更为便捷,因此电影生产也趋向于流水线化,其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也十分不错。不过,作为剪辑者,必须让自身的创作思路发生应有的转变,首先重视电影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使文化艺术能够更好的传播,使之影响变得更宽广。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xsai.com/news/2339.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