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1987)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指导老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1.毕业论文(设计)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题目、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预防医学、外语、音乐、美术等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参照本规范调整。)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尽量不用英文缩写单词。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即不阅读论文(设计)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内容、结果和最终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应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在语法、用词和书写上应正确无误。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1.3  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主要包括中外文摘要、论文正文章、节、条的三级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及页码。

1.4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

绪论作为正文的第一部分。应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等。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1.4.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理工类一般包括设计或实验方案论证,设计或实验结果;文管类一般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分析,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研究对策或改进措施等。

论文各级标题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宜使用标点符号。

1.4.3  结论

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篇论文(设计)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对论文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进行评价,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研究设想等,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炼,一般为400~1000字。

1.5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5年发表的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不少于2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12篇,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论文撰写引用的文献,在引用之处标注,并按引用顺序列于参考文献。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但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各种标准、规范和手册可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不论何种类型的论文都要将其中一篇与所撰写论文内容最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译成中文,不少于1500汉字,并将其编入附录。

1.7  附录

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数据、图表、及其说明,中文译文及外文文献复印件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外文文献复印件置于中文译文之后。

2.编写及排版规范

2.1  论文正文字数

对论文字数规定如下:

(1)理工类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0000字;

(2)文管类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2000字(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一般不少于6000字,外语专业一般不少于4500词)。

2.2  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A4纸单面打印。

页眉内容:一律为“佳木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华文行楷小3号字,居中,段前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22磅;

页边距:论文的上边距3厘米,下边距2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厘米,页眉距顶端距离1.5厘米,页脚距底端1厘米。

2.3  页码

论文正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结束,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右。封面、学术诚信承诺不编入论文页码,摘要、目录用罗马数字连续编排。

页码:第*页,右下角,中文为宋体5号,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5号。

2.4  字体和格式要求

  • “摘要”、“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目录”:黑体小2号,居中;段前0.5行,段后1.5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摘要结论致谢目录两字中间空2个中文字符;
  • 中文摘要内容、论文正文、结论内容、致谢内容、附录内容:中文使用宋体小4号,数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段落首行缩进2个中文字符,段前段后0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中文关键词:黑体小4号,顶格,后加中文标点符号“:”,离摘要内容1行距离,行距22磅;各关键词为宋体小4号,之间加中文标点符号“;”分开,最后一词之后不加标点符号,同一关键词文字不可分行,换行后应与第一个关键词第一个字对齐;
  • 英文摘要标题:Times New Roman体小2号加粗,首字母大写,居中,段前0.5行,段后1.5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英文摘要内容: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首行缩进2个中文字符;
  •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加粗,顶格,后加英文标点符号“:”以及1个半角空格连接关键词内容,离摘要内容1行距离,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英文关键词内容: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首字母不用大写,关键词之间用英文标点符号“;”加1个半角空格间隔,最后一词之后不加标点符号;
  • 目录内容

一级标题(章)——黑体小4号,顶格,行距为固定值22磅;

二级标题(节)——宋体小4号,数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缩进2个中文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2磅;

三级标题(条)——宋体小4号,数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缩进4个中文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正文一级标题(章)黑体小2号,居中,段前0.5行,段后1.5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正文二级标题(节):中文使用黑体小3号,数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小3号加粗,理工类顶格,文管类缩进2个中文字符,段前段后各0.5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正文三级标题(条):中文使用黑体4号,数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体4号加粗,理工类顶格,文管类缩进2个中文字符,段前段后各0.5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
  • 正文四级标题(款):中文使用宋体小4号,数字、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段前段后各0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理工类顶格,文管类缩进2个中文字符;
  • 正文标题序号与标题内容:标题不能单独置于页面最后一行,即标题不能出现排版孤行。理工类,一、二、三、四级标题序号与标题内容间空1个中文字符;
  • 正文层次:正文层次的编排见表2-1的格式。

2-1  正文层次的编排说明

层次名称理工类文管类
一级标题(章)第1章└┘□□□□□一、□□□□□
二级标题(节)1.1└┘□□□□ └┘└┘□□□□□□□□□□□□□□□□└┘└┘(一)□□□□ └┘└┘□□□□□□□□□□□□□□□
三级标题(条)1.1.1└┘□□□□ └┘└┘□□□□□□□□□□□□□□□□└┘└┘1.□□□□ └┘└┘□□□□□□□□□□□□□□□
四级标题(款)1.1.1.1└┘□□□□ └┘└┘□□□□□□□□□□□□□□□□└┘└┘(1)□□□□ └┘└┘□□□□□□□□□□□□□□□
五级标题(项)└┘└┘(1)□□□□ └┘└┘□□□□□□□□□□□□□□□□└┘└┘①□□□□ └┘└┘□□□□□□□□□□□□□□□
  • 附录:黑体小2号,居中;段前0.5行,段后1.5行,行距为固定值22磅;附录序号理工类采用“附录1”、“附录2”……,“附录”两字之间空1个全角空格,“附录”与数字之间空1个半角空格;文管类采用“附录一”、“附录二”……,各字之间空1个半角空格。

2.5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标,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文管类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在参考文献之外,若有注释的话,建议采用夹注,即紧接文句,用圆括号标明。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6  参考文献

按论文正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书写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应符合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可省略写点,姓全大写。著录主要责任者为多人时,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超过3个时,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中文加“,等”,英文加“, et al”。

著录西文文献时,每个标点后加1个英文半角空格间隔,引用文献题名仅第一个词首字母大写。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

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序号后空一个中文字符。换行后文字与主要责任者第一个字对齐。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半角符号“.”结束,其它标点符号的使用见示例。

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引用页码间用半角标点符号“,”间隔,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

参考文献中中文使用宋体5号字,数字、英文、标点符号使用Times New Roman体5号,段前段后0行,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常用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见表2-2。

2-2  常用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参考文献 类型图书期刊报纸论文集学位 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标识代码MJNCDRSP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以及示例如下。

  • 图书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本项(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 示例:

[1] 徐光宪,王祥云.物质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36.

[2]  PEEBLES P Z.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11:135.

  • 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文献题名,出版年,卷(期):引文页码.

  • 示例:

[1] 张宇飞.构建大连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4):36-38.

[2] 袁训来,陈哲,肖书海,等.蓝田生物群:一个认识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深化的新窗口[J].科学通报,2012,55(34):3219.

  • 报纸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纸题名,出版日期(按YYYY-MM-DD)(版次).

  • 示例:

[1] 刘裕国,杨柳,张洋,等.雾霾来袭如何突围[N].人民日报,2013-01-12(2).

[2] 丁文详.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 会议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 示例:

[1] 雷光春.综合湿地管理:综合湿地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2:15-16.

[2] BABU B V, NAGAR A K, DEEP K,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C]. New Delhi: Springer, 2014: 46-47.

  • 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引文页码.

  • 示例:

[1] 马欢.海河流域典型区水循环变化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 2011:27.

[2] CALMS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23-24.

  •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 示例:

[1] 邓一刚.全智能节电器:200610171314.3[P].2006-12-13.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01128777.2[P].2002-03-06.

2.7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文管类专业技术术语应为常见、常用的名词。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称。

2.8  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1993,见本规范3.6),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9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2.10  数字

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参照本规范3.7)。

2.11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中中文为宋体小4号,英文、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例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中文符号“()”为宋体小4号,“-”为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若分母部分为乘积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a/b)cosx。符号“/”为 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

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靠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第一个注释符号对齐,格式见下例:

例:对试样分别进行压痕扫描,并测量了对角线长度d1d2,求其平均值,根据公式(2-5)和(2-6),维氏硬度测量结果如表2-2。计算公式如下:

HV = 0.1891 F / d2                               (2-5)

                                         d = (d1 + d2) / 2                    (2-6)

式中└─┘F——加载载荷;

         d1d2——对角线长度。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如:

除上述规定之外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补充制定自己的要求但基本要求不允许与大学之规定相冲突。

2.12  插表

表格应为三线格,上下线为1.5磅,中间线为0.5磅,表内文字居中(或根据专业要求编排),中文文字为宋体5号,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5号,行距为单倍行距。

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置于表上,加粗居中排写,中文文字为宋体5号,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5号,单倍行距。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为Times New Roman体5号。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

表题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题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英文字符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文管类的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附记、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插表示例如下:

表2-3  济南市2005-2016****总额统计表

年份**** 总额(万元)年份**** 总额(万元)年份**** 总额(万元)
2005 96036200848439220113175983
2006119775200952822120123547062
2007135236201059798920133975320

插表如跨页,续表使用三线格,在跨页后的表的左上角写:“续表2-3”。

续表2-3  

年份**** 总额(万元)年份**** 总额(万元)年份**** 总额(万元)
2014 45680602015498538220165175233

2.13  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图一般选用居中布置,正文文字在图的上下分布。

2.13.1  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技术制图及相应专业制图的规定。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应参照本规范3.8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参照本规范3.9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符合国家标准。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13.2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下。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中文字符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标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表示。

图题加粗,单倍行距,中文为宋体5号字,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5号。

2.13.3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13.4  坐标单位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除无单位者(如标示值)之外,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2.13.5  论文中照片图及插图形式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电子版或普通照片,不宜用布纹相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不得采用复印件。对于复杂的引用图,可采用数字化仪表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图稿。

插图示例如下:

试样的分析,如图2-1。

2-1  试样分析

3.  排版示例

3.1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

□□□□□□□□□□□□□□□□□□□□□□□□□□□□□□□□□□□□□□□□□□□□□□□□□□□□□□□□□□□□□□□□□□□□□□□□□□□□□□□□□□□□□□□□□□□□□□□□□□□□□□□□□□□□□□□□□□□□□□□□□□□□□□□□□□ □□□□□□□□□□□□□□□□□□

□□□□□□□□□□□□□□□□□□□□□□□□□□□□□□□□□□□□□□□□□□□□□□□□□□□□□□□□□□□□□□□□□□□□□□□□□□□□□□□□□□□□□□□□□□□□□□□ □□□□□□□□□□□□□□□□□□□□□□□□□□□□□□□□□□□□□□□□□□□□□□□□□□□□□□□□□

关键词:零售商业网点;层次分析法;网点布局模型;指标评价

 

3.2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From the appraising of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of urban retailing net of commerce and the studying of the model, the paper aimed at improv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mmercial resources, enhancing the degree of the organization,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the urban retailing and develops the theory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of the urban retailing net.

The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meanings of the urban retailing net of commerce and its reasonable location, and then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APH,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contradiction .On the base of the study,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analyzing system to appraise the location of the urban retailing net of commerce, and developed the model to study the level of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From the study, some of its attitude may do some contribute to the prosperous of the urban retailing net of commerce.

Key Words: retailing net of commerce; APH; location model of the net

3.3  目录

3.3.1  文管类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研究目的························································ 1

2.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1

1.国外文献综述·················································· 1

2.国内文献综述·················································· 2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零售商业****·················································· 2

2.零售商业****·················································· 3

二、城市零售商业理论基础··············································· 4

(一)零售业****····················································· 4

(二)**********····················································· 4

三、城市零售商业网点布局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 6

(一)城市零售****·················································· 6

(二)城市零售****·················································· 6

四、零售商业空间布局优化措施········································· 7

(一)零售商业****·················································· 7

(二)零售商业****·················································· 8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 录 一····································································· 14

附 录 二····································································· 15

3.3.2  理工类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课题的目的························································· 1

1.1.2  课题的意义························································· 1

    1.2  课题背景··································································· 1

    1.3  文献综述··································································· 4

         1.3.1  ******···························································· 4

         1.3.2  ******···························································· 5

1.4  本领域存在的问题····························································· 7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8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9

    2.1  实验材料································································· 10

2.2  ******·········································································· 11

第3章  结果及分析······························································· 15

3.1  ******······································································· 15

结    论·············································································· 46

致    谢·············································································· 47

参考文献·············································································· 48

附  录 1·············································································· 50

附  录 2·············································································· 52

3.4  正文

3.4.1  文管类

一、绪论

城市零售业是促进城市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零售业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商品生产、繁荣地方经济、保障人民物资供给,并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零售商业布局建设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 

2.研究意义 

在零售商业空间大发展的契机之下,对零售商业行为、零售商业空间发展……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社会学家帕克(R.E.Park)、沃思(L.Wirth)和伯吉斯(E.W.Burgess)对城市中……因此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1]。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于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体系作了深入的研究[2]。……

……

2.国内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零售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也经历了多种不同的业态形式,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也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和诠释,……

3.4.2  理工类

第1章  绪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目的

本课题的目的是在改变稀土氧化物种类及含量的基础上,诱导氧化铝陶瓷晶粒异向生长,改善氧化铝陶瓷的显微组织,提高氧化铝陶瓷的韧性。并试图找到最佳制备材料和制备工艺,来提高氧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

1.1.2  课题的意义

Al2O3陶瓷材料因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并且制造成本低,在近几十年来被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1.2  课题背景

氧化锆在应力诱导下发生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从而在裂纹尖端周围产生非弹性变形的区域,使陶瓷材料的韧性得以提高。……

1.3  文献综述

它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耐磨性及耐热性比金属优越,但塑性、韧性、可加工性、抗热震性及使用可靠性却不如金属[2]。氧化铝化学式Al2O3,分子量101.96。具有不同晶型,常见的是α-Al2O3γ-Al2O3。……

1.3.1  陶瓷材料的发展概况

陶瓷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和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我国的陶瓷研究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1.3.1.1  陶瓷材料分类

(1)根据用途分类

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类。通用化学品主要有表面活性剂、一些水溶性高分子、一些基础性原料和中间体等。专用化学品则指具有专门的功能或作用的细化学品。

……

3.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石忆邵,王思怡.国外商业地理学研究的近期进展及趋向[J].世界地理研究,2013(3):92-100.

[2]  PEEBLES P Z.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11: 135.

[3] 席广亮,甄峰,汪侠,等.南京市居民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2014(2): 284- 295.

[4] 汪明峰,卢姗,袁贺.网上购物对不同区位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市区和郊区的比较[J].城市规划,2013(11):84-89.

[5] 雷光春.综合湿地管理:综合湿地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5-16.

[6] BABU B V, NAGAR A K, DEEP K,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C]. New Delhi: Springer, 2014: 46-47.

[7] 岳丽莹.商圈分析的多元市场域模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27.

[8] 刘裕国,杨柳,张洋,等.雾霾来袭如何突围[N].人民日报,2013-01-12(2).

[9] Martin R. Roepke lecture in economic geography rethinking regional path dependence: beyond lock-in to evolu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1): 1-27.

[10]  曾思敏,陈忠暖.国外网上零售商业空间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3(1):36-42.

[11]  宗会明,周素红,闫小培.城市物流园区类型及运营模式—以深圳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4(3):   384-389.

[12]  Tsou K W, Cheng H T. The effect of multiple urban network structures on retail patterns-a case study in Taipei, Taiwan[J]. Cities, 2013(4): 13-23.

……

3.6  计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GB3100~3102-1993)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见表3-1;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见表3-2;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见表3-3;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见表3-4;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词头见表3-5。

法定单位的定义、使用方法等,由国家计量局另行规定。

3-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m kg s A K mol cd

3-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平面角 立体角弧度 球面度rad sr

3-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实例
频率 力;重力 压力,压强;应力 能量;功;热量 功率;辐射通量 电荷量 电位;电压;电动势 电容 电阻 电导 磁通量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电感 摄氏温度 光通量 光照度 放射性活度 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赫[兹] 牛[顿] 帕[斯卡] 焦[尔] 瓦[特] 库[仑] 伏[特] 法[拉] 欧[姆] 西[门子] 韦[伯] 特[斯拉] 亨[利] 摄氏度 流[明] 勒[克斯] 贝可[勒尔] 戈[瑞] 希[沃特]Hz N Pa J W C V F Ω S Wb T H ℃ lm lx Bq Gy Svs-1 kg·m/s2 N/m2 N·m J/s A·s W/A C/V V/A A/V V·s Wb/m2 Wb/A   cd·sr lm/m2 s-1 J/kg J/kg

3-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  间分 [小]时 天(日)min h d1min=60s 1h=60min=3 600s 1d=24h=86 400s
平面角[角]秒 [角]分 度(″) (′) (°)1″=(π/648 000)rad(π为圆周率) 1′=60″=(π/10 800)rad 1°=60′=(π/180) 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1r/min=(1/60)s-1
长  度海里n mile1n mile=1 852m(只用于航程)
速  度  kn1 kn =1 n mile/h =(1 852/3 600)m/s (只用于航程)
质  量吨 原子质量单位t u1t=103kg lu≈1.660 565 5×10-27kg
体  积L,(l)1L=1 dm3=10-3m3
电子伏eV1eV≈1.602 189 2×10-19J
级  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tex1 tex=lg/km

3-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所表示的因数词头名称词头符号
1018 1015 1012 109 106艾[可萨] 拍[它] 太[拉] 吉[咖] 兆E P T G M
103 102 101 10-1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千 百 十 分 厘 毫 微 纳[诺] 皮[可] 飞[母托] 阿[托]k h da d c m μ n p f a

注:

1.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2.[ ]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号。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6.r为“转”的符号。

7.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8.104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说明: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可查阅1984年国家计量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3.7  数字

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

(1)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4时3刻等。年号要用四位数,如1989年,不应用89年。

(2)记数与计量(含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3/4,4.5%,10个月,500多种等。

(3)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六条意见。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该用汉字数字,数字间不用顿号隔开,如三五天,七八十种,四十五六岁,一千七八百元等。

(4)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当使用汉字。如二倍体、三叶虫,第三世界,“七五”规划,相差十万八千里等。

(5)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为单位。如345000000公里可改写为3.45亿公里或34500万公里,但不能写为3亿4500万公里或3亿4千5百万公里。

(6)数字的书写不必每格一个数码,一般每两数码占一格,数字间分节不用分位号“,”,凡4位或4位以上的数都从个位起每3位数空半个数码(1/4汉字)。“3000000”,不写成“3,000,000”,小数点后的数从小数点起向右按每三位一组分节。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从数字中间转行。

(7)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的概念:1)增加为(或增加到)过去的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2)增加(或增加了)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3)超额80%,即定额100,现在为180;4)降低到80%,即过去为100,现在为80;5)降低(或降低了)80%,即原来为100,现在为20;6)为原数的1/4,即原数为4,现在为1,或原数为1,现在为0.25。

应特别注意在表达数字减小时,不宜用倍数,而应采用分数。如减少为原来的1/2,1/3等。

3.8  有关的技术制图国家标准

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

GB/T 17451-1998:《视图》

GB/T 17452-1998:《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 16675-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方法》

3.9  有关电气图中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的国家标准

以下标准请查阅相关国家最新文件参照执行。

GB/T 472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T 5465:《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 20063:《简图用图形符号》

GB/T 5094:《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

GB/T 20939:《技术产品及技术产品文件结构原则字母代码——按项目用途和任务划分的主类和子类》

GB/T 6988:《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xsai.com/news/2138.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