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初中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的 一个关键阶段,初中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要对象。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主体,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开展思想政 治教育家校合作的情况,发现目前家校合作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着力探究初中阶段思想 政治教育家校合作途径,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升宽城满族自治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a key stage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the main and important targe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mily and school are two important subject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of students. Students’ growth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ied out by the third middle school of Kuanche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alyze the reasons, focus on exploring the way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educat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Kuanche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Keywords:Middle school;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ome-school cooperation
第1章 引言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座谈会上谈到“在新时代我们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一个重点。初中思想 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孩子的基础性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父母的行为习惯、品德个性 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孩子身上展现出来。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着长远性和深刻性 的特点。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尤其初中阶段,不仅是一个人身体、 心理和 思想急剧变化发展时期,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学生在学校 势必要受到校园文化、同学、老师的深刻影响。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要想促使初中生养成正 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必须要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3]。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最完 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因此,为更好的发挥出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深入 贯彻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挖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途径显得尤为必要。
第2章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
本论文主要以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为样本进行调查,考虑到这篇文章是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家校合作 的开展情况及现状的了解,因此选取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中的一些老师及学生、家长为本次的调查提供帮助,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双方合作的认知情况、合作方式的选择、合作的内容方面以及家校合作已经取得的成效这几方面 拟订了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下面是笔者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2.1 合作意识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思想正处于急剧变化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阶段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校之间的合作能够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更好的连接和桥梁作用。针对家庭和学 校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双方合作意识方面的调查上,笔者设计了三份问卷, 一份是针对学生开展的调查,另两 份分别是针对教师和学生家长开展的调查。在针对学生设置的问卷中,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是能够认识到思想政 治教育的必要性,比较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但更多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较浅显的阶段,狭隘地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只为应试所需要的学科,没能深入意识到其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素养养成的重要性。
在教师问卷中调查发现,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家校合作的情况大多数教师是比较了解的,同时绝大多数教 师认为家校合作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还是比较重要的,选择认为家校合作一般重要的教师则比较少。然而在教师调查 问卷结果的详细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家校合作的开展进行主要都是由班主任展开的,科任老师参与到其中的情况较 少,更多的是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委托给各班级的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老师。
从关于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的调查问卷结果中发现,能够做到对家校合作十分了解的学生家长少之又少,大多 数家长停留在一般了解的阶段。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识问题上,认为家校合作十分重要的学生家长占有很大的比 例,仅有个别少数家长对此表现出无所谓的观点。天天学术AI关于教育孩子是谁的责任这一问题,选择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 的共同责任的学生家长占有较高的比例,也有个别学生家长把教育孩子完全归结为学校的责任,没有家长选择家长 自身这个选项。 家长在看待自己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扮演角色上,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能够在 家校合作过程中做到认真配合学校工作的学生家长占有很小的比例,也存在扮演旁观者的学生家长。在双方沟通
上,家长能够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占有较小的比例。
综上所述, 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大部分教师大多认同与家长开展合作共同教育学生,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可见教师们是比较看重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的。但是家校合作的实际进行更多的是由班主 任与家长进行的,而科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反观家长,大多学生家长同样认为家校合作的开展对孩 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面还是十分重要的,肯定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然而大多数家长对家校合作的了解并不 是很明确,存在一些偏差,家长肯定了家校合作的方式会对孩子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家校合作 开展进行的主动性方面,能够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的学生家长却很少,在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中家长常处于被动的一 方[4]。可以看出目前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双方对于家校合作助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提升的认知还处于一种比较浅显的阶段。
2.2 合作内容分析
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家校合作对初中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5]。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作为对初中生影 响最大的两个场所,双方的合作内容是家校合作有效开展的中心环节。经问卷调查在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内容上,教 师与家长沟通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都比较关心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然而对学生的优点和日常生活情况的问 询则比较少。在所设计的学生问卷中调查发现,父母更多的是在发现孩子的思想政治方向出现偏差时,大多采取口 头方式进行训诫引导,能够主动地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但存在个别采用棍棒教育这种消极错误的教育 方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并不是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一人的任务,而在调查中发现, 一部分教师很少能在 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加以引导,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双方合作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更倾向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起伏情况,以 应试教育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片面地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合 作内容方面比较单一,未能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合作方式分析
合作方式是双方合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沟通桥梁,调查发现学校还是比较注重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引 导,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开展了一些特色文化活动,如讲座、课外实践等,但活动的进行往往会比较形式 化,学生未能在进行活动时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以玩乐结束,不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6]。在针对教师设 计的问卷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都比较依赖电子设备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微信群聊或QQ、电话等,能够更加及时快 捷地向家长反馈情况,在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的问卷中,家长工作时间的不固定使得学生家长在进行沟通时选择微 信、QQ等网络资源的应用的人数居多,在更加有意愿的沟通选择上大家也更倾向于移动设备等网络资源的选择,这 种沟通方式上的选择,能够更加迅速地反映情况,沟通问题。是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家长和教师的之间沟 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调查中总结得出,合作方式上,由于教师和家长双方主体的距离、工作等主客观情况及 考虑到合作的便捷性,双方更多地选择手机等网络资源的运用,家访、家长会等面对面形式的交谈实际运用较少, 开展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前的实际运行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
2.4 合作成效分析
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成效,更多的是家庭和学校两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合作意
识、内容以及合作方式选择上的一种体现。较强的合作意识、全面的合作内容以及丰富的合作方式势必会取得良好 的家校合作成效。在合作成效调查方面,在所进行关于影响双方合作的障碍问题上,认为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 间”、“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足”、“家校合作方式单一”以及“认为是自身沟通能力不强”人数都占有一多半。 现如今有多种多样的合作方式可供双方选择,在合作效果来说,面谈如家长会等无疑是最能全面详细地反映学生思 想行为情况的一种方式。但可以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学生家长们和教师更喜欢便捷高效的移动设备进行沟通交流, 这也是双方认为的合作的一大障碍,因为双方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在家长问卷中,填写问卷的大多数为女性, 可见女性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一些,另外笔者也发现,个别家长在外长期打工,家中仅留下孩子 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而老年人很少会用智能手机的微信QQ交流,这对双方的顺利沟通交流又多增加了一些困
难。而老师也不仅是上好每一堂课这一件事,如今各学校都比较注重绩效考核、能力评估,会占据老师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因而使得微信、QQ在双方合作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我国现如今中小学的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以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己任,家长、老师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两者都十分认同肯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家校合作开展的重要性,然而双方对家校合作的具体进行过程体系并不是很明确了解[7]。从学校方面来看,主观随 意性较强,缺乏相关的制度体系保障。此外,初中教师一般都处于中等教育文化水平,学生家长之间的文化程度会 存在较大差异,文化水平低下,会导致双方的沟通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影响家校合作的成效。笔者在调查老师和 学生家长双方对如今家校合作开展情况评价时发现,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选择了一般的选项。而在家校合作沟通后 对于孩子问题的解决,效果并不是很乐观。选择一小部分解决了和没解决问题的人数占到一半多的比例。在学生问 卷中设置的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开展的满意度上大多是持一般的态度,这表明从学生角度来看双方思想政 治教育的合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今的家校合作需要尽快强化双方认识,规范机制,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三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展家校合作的满意度上看出目前家校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双方合作的开展以及成效,导致如今的家校合作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尽快强化双方的认识,规 范相关的运行机制,提升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成效。
第3章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在社会上自由发展。 2019年4月30日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8]267。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面对着很多的挑战与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初中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着 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重要手段。初中时期是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8]273。人们的思想极容易出现巨大的滑坡 和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也要加强对其日常生活 习惯、行为表现的管理约束。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然而经过此次对宽城 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开展的调查发现,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宽城三中这所初中的思想政治教 育方面的家校合作不能良好地开展进行。
3.1 对家校合作认知浅显
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哈德森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父母如果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教育中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 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会有帮助于学校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任务的安排等工作。然而在调查中却发 现,学生家长更多的是为学生的正常生活提供需要帮助,更加注重学生在学校的成绩表现,片面地将品德行为与学 习成绩挂钩,成绩高而品德好,成绩差而品德也不好。老师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常会忽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在对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发挥较大作用的是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和班主任,家校合作中大多为班主任与家长进行 交流。可见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家校合作认知还停留在较浅显的阶段[9]。
针对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家长层面来看,家长通常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处于被动的地位。 一部分的学生家长会很自然的把自己孩子的教育任务全权交给学校,认为自己只是负有生孩子和 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负责解决孩子的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缺乏对孩子心理思想等精神需求的补给。其中 不乏有些学生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以为自己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东西就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尽全 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以及要求的合理性,盲目地给孩子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而一旦孩 子的德行出现问题,则将教育孩子不力的责任归因于学校的管理不当,归因于老师的不负责任,而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此外,部分家长由于小时候家里条 件不好等原因,文化水平不高,认为自己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并不能教育好孩子,担心自己教育不当,致使孩子误 入歧途,更没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和老师进行交流,害怕自己在老师面前露怯,因而在孩子的教育上选择不参与, 不过问的态度,未能与老师沟通学生在家中的实际状况,反映现实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师的因材施教。
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往往会对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存在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能够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 长的共同责任,但往往缺乏对学生家长的信任,而把学校看作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在教育过程中仅 起到辅助的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常把自身看作是教学方面的权威,从而认为学生家长群体由于大多 数都未受到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只会在教学管理、教育过程中给老师“添乱”。这就容易使得家校合作中的家长和 老师不能以一种平等的状态共同教育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学校中的老师班主任主要 负责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管理,学科老师担任一科的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还容易存在一种教育偏差。学 科老师常以自己的一科成绩来衡量学生,而在发现学生有问题时,更多的老师采取向班主任反映情况,把问题交给 班主任处理,大多科任老师比较排斥与学生家长合作,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与班主任打好配合为主要工作内容。双方的合作意识浅显这也是阻碍家校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一大因素。
3.2 家校合作内容较单一
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日益在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大多地方学校都受应 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家长们秉持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老观念,然而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其未来职业 发展,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家长和老师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才关心孩子的品行、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 方面,很少能注意到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上面来[10]。家校合作的内容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在家长看来,孩 子优异的学习成绩意味着孩子日后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地位、优越的生活环境、健康快乐的身体状态,更是家长教 导有方能力的一种体现,片面地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老师在学校的绩效考核和教学任务的安排下,虽然明白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状况,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资薪酬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老师也通常会把好的学习成绩看作自己绩效的提升、学校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升职加薪的条件。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比较关注学生知识水平方面的提升,另外由于学校在初中阶段开设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部分老师会狭隘的把 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看作为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而道德与法治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又处于“副科” 地位,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轻视,老师上课以勾画知识重点为主要内容,忽视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 育。学生也会以记忆考试要点为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人生发展重要性,而把应试作为主要需求,甚至会出 现上课时间被挤占的情况,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目前学校的这种功利化现象十分普遍,而忽 视了学生的品德能力发展。
3.3 家校合作方式较单一
当今家校合作的方式十分丰富,有家长会、微信群聊以及校讯通等方式。如今初中学校大多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家长很难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来[11],大多以一些沟通工具如微信QQ等进行交流,面对面的交流较少,家长 大多都是在学生违反一些校纪校规的情况下,才被叫到学校,由老师对学生连带家长一起进行批评教育,家长就很 容易对家校合作这件事产生抵触心理,家长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也常常作为配合者存在,学生家长不太明确自己在 家校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以一种被动的形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封闭式管理使得双方的合作有所受限,更多的在方式上选择采用一些移动设备等进行短暂的沟通交流,采用家访、家长会等面谈形式的合作越来越形 式化,双方进行家校合作倾向于选择微信QQ沟通工具的应用,以网络资源为主,合作方式较为单一,致使双方并不 能有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合学生的计划安排,以上这些因素也是阻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 的重要问题。
3.4 家校合作成效不明显
目前,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能够认识到家校合作在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在各种教育讲话文件中 都强调了家校合作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文件大多都是从宏观方面上指出强调的,并未针对家校合作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教育管理制度予以规范要求[12],从问卷上看,学校老师和家长也未能就此达成一致,导 致如今的家校合作的开展随意性、主观性更强,家校合作的成效不太明显。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要事先有个安排和打算再开展,有了计划安排,才能使教学管理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 骤,从而能够可以有效地协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目前家校合作取得的成效不明显,现如今家校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家校合作在实践中开展的具体操作、内容要求等相关机构都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安排。 一些学校响应了 国家对教育前景发展的号召,倡导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然而大多也仅流于形式,未能够具体详细的将家校合作的开 展纳入常规的教学计划里,甚至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譬如一些学校针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偶尔会开展争 当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观影活动等,这些活动的进行周期、时间安排,学校没有做出详细的计划安排,主 观性、随意性较强。此外,家长由于工作时间比较忙的原因,未能及时重视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参与学校活动的 情况较少,“完全”把孩子交给老师。而且在笔者做调查的这所初中中,笔者发现现在的课堂大多为大班教学, 一 个班内大约有50多名学生, 一位老师管理两个班, 一百多个学生,老师的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同时还有绩效考核 等任务,时间也比较紧张,老师还要面临着来自学校的各种压力,而因为老师常把自己看作家校合作教育方面的权 威,担心家长的参与会给自己的繁重工作在增加一些困难,因而很少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双向的沟通是家校 合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方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成效。
第4章 优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途径策略
4.1 提高认识,深化家校合作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 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13]。”家庭和学校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在传统的教育 观中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一直都是存在明显偏差的。学校一直被看作是教育孩子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权威,以老师的 谆谆教诲为主要的教育内容,而又常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任务交给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认为学生家长在其中只 起到辅助、配合的作用,更多的是当学生出现违反校园纪律规定的行为时,家长才受到关注,学校老师联系家长才 开始交流孩子品德方面的问题,而在老师和家长这种交流中,教师也往往居于主动的地位,由老师来主导交流的主 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重视。在这种传统的家校合作观中,家长则一 直处于被动的地位,顺着老师的思想方向去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并不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合作的态度共 同的沟通产生的教育问题。同时在家校合作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家长还存在对老师不信任的状态,这也是阻 碍家校合作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家校合作观是片面狭隘的,笔者认为正确的认识是开展友好合作的前提,首 先学校应树立一种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学校领导和老师应当明白学生家长和老师是一种平等的以促进孩子的思想健康成长为目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主导另一方,另一方受到对方的牵制的情况。对此 老师在家校合作中应当学会尊重家长,以一颗真诚地帮助学生成长的心和学生家长开展合作,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学生家长也应该学会信任老师,理解老师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辛苦,尊重老师。强化双方家校合作的正确认 识,积极高效地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家校合作。
4.2 规范制度,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体系
莱蒙特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各就各位”。制度不仅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存在,也是 高效发展的重要源泉,推动其有序运行发展,因而要想有序地运行,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运行。在查找各种资 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我国目前就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方面还没有出台完备的制度规范,对于家校合作的开 展仅仅强调了其推动教育发展的教育意义,并未对此予以具体细则的规范化,还停留在不完善的阶段。缺乏相关制 度的规范,各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组织安排和监管机制,难免会遇到困难,不乏主观性,随意 性和盲目性的进行家校合作,在这种随意性较强的家校合作中,对于老师和学生家长在开展合作时应当具备的权利 和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开展的内容也常由老师的意愿主观随意地决定,没有监管机制的制约,活动进行与 否以及内容的合理性也常常被忽视。这是急需改善的一项重要步骤,国家应当针对双方的家校合作出台相关的法律 法规予以重视,明确老师和学生家长在开展合作时的相关权利义务,同时地方教育局成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定期寻 访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的情况,规范家校合作的运行,学校内部根据国家制度的规定, 着重向家长和老师强调家校合 作的开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引起双方的重视,并将家校合作的开展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中,完善初中思想 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制度体系。
4.3 扩充内容,促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个人人格完善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也极容 易激起他们逆反心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领,很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 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物质生活的满足不能取代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几年各种校园 暴力、校园欺凌现象频起,每一次都令人触目惊心。北大弑母、复旦投毒这一桩桩案件无不让我们毛骨悚然,高学 历人才高智商犯罪,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我们的社会怎么变成了这样,不禁让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应试教 育”的环境下,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忽视了初中生的思想德行等方面的发展,这是一 种畸形的教育理念。我国一直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德育在这里面居于首位, 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德行一个人在社会得以立足的最根本要求。学校和家庭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场 所,孩子一出生最先接触到就是父母,并且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生活习惯、言语表达和为人处世之法都会 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等到进了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接受系统规范的教育,学校的环境和老师的教育 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加深刻[14]。因而学校老师和家长这两个主要的教育主体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对初中生的教育内 容并不能仅限于学习成绩,也应包括学生的品德个性方面、心理健康方面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教育,做到因材 施教,全方位地关注学生成长,促进每一个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健康成长。
4.4 探索方法,创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现如今有关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校合作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真正能够发挥出作用的方 法其实并不多,因为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强,探索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合理方法路径,搭建 双方有效合作的桥梁。
4.4.1 组织教师和家长参加有关家校合作的培训
经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很多教师并不能对家校合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把自己放在主导位置,由老师来主 导家校合作的进行,致使家长很难在家校合作的开展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因而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在教师入 职前进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培养教师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从而能够指导家长进行家 庭教育,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同时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将会为教师在与家长顺利 进行家校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家长的背景、文化程度和个性等都有不同,在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有的家 长能够热情积极参与,有的家长选择逃避抗拒,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家校合作培训, 学生家长增强对初中 生家校合作的正确认识,提高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家长的情况差异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忙,因而 笔者认为对家长的培训可以在教师了解到每个学生家长的具体情况后,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位学生家长都能够参 与进来,可以一学期开展一次,通过培训让学生家长能够强化家校合作认识,与学校达成良好的合作共识。
4.4.2 提升家长开放日的效果
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开展的一项面向学生家长的活动,家长开放日的形式相较家长会更高效灵活一些,国外很早就提出了这种家校合作的方法并付诸实施,我国目前各地方的学校也已初步开展起来。通过设立家长开放日,学校 打开自己的大门,让家长能够进入到学校中,观察到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日常行为表现,聆听老师讲课,感受到老 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增强学校办学的透明度,缩短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距离感,同时老师也能够更加便捷地和学生家 长沟通交流学生近期的行为表现,达到双向的合作交流[15],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进步。但在此次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初中调查中发现,家长开放日的作用并未能 更好更完全的发挥出来,学校组织了开放日活动,但更多地是流于形式化,家长更多的是像在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 结束后马上离开了校园,而很少有学生家长能在听完课之后再和老师在进一步的交流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希望能够引起双方对家长开放日的重视,学校能够细化家长开放日的流程,在组织家 长听完课后安排一些互动活动,延伸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的平台,并纳入家长与学校合作的考核评价,引起 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加强沟通,提升家长开放日的实施效果。
4.4.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开展家校合作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老师和家长沟通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以微信或QQ、电话为主。随着如今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进步,这些网络平台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老师和学生家长通过网络平台沟通了解孩子教育问题, 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对于网络平台的应用,笔者认为学校管理层可以建立相关公众号,推送有关教育孩子的 经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校园里浓厚的教育氛围。其次老师们可利用腾讯会议、钉钉 课堂等定期开展简单的家长会,和家长始终保持沟通交流,虚心听取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共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 全面发展。老师们可以建立微信群聊可以常在里面分享一些学生上课及参加活动的图片视频,向家长展示学生在校 的行为表现。网络平台的应用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譬如工作忙,距离远等,随时随地可以交流沟通。
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点内容。无论是哪方面的教育要想深入人心,都不能是完全由学校 进行开展的,促成家庭和学校两方主体之间的协同教育才是深化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宽 城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的家校合作调查分析,结合实际走访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展家校合作 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助力到到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学的思想政治教 育,促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地向前发展,从而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