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务要求
1.1 用地内外情况
1.1.1 用地内分析
基地呈五边不规则形状,北侧宽南侧窄,则度假酒店与远期规划别墅区的位置摆放在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此地大致可分为四种用地:占地22%的酒店、别墅、景观与道路。
1.1.2 用地外分析
本项目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带的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全年度的平均气温在8.3℃,一年 的降水达到了500毫米,一年中有183天是无霜期。因为受到了温带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每年的夏季降水集中、昼 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48平方千米,现在是国家3A景区之一。园 区内部主要由稻田画观赏区和休闲体验区组成, 主要理念是以自然生态为主,生态稻田是由耕种和淡水立体养殖两 部分共同组成的;以传承锡伯文化作为主要目标,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得到了充分展现。沈阳稻梦空间是以稻米文 化为主的主题公园。项目总投资有1.5亿元,占地面积二十平方千米。以“公司+农户+会员”模式作为园区的独特 经营方式,创意稻米文化农业,锡伯文化和旅游服务相结合努力将创意农业园区中包含稻田画观光,水稻种植,淡 水养殖,生产加工,休闲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稻梦小镇依托稻梦空间旁的沈北新区大孤柳社区(单家村) 而建,冰川就在这个村子的村头。春季这里是绿油油的一片,夏秋季这里是美轮美奂的稻田画,冬季这里则摇身一 变,变成了神秘冰川和雪山。在白茫茫的雪山旁,记者看到了如名山大川般的冰川艺术,以及3万多平方米的冰场。
图1-1 实际用地图
图1-2 基地图
1.2 主要设计任务
1.2.1 建筑类型
公共型建筑
1.2.2 主要功能
(1)总平面图设计
规划要求:需要以国家和沈阳市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准则;以布局合理,明确功 能分区,协调与周边的环境,体现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要求,并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和品质的规划方案。总体部署 是以国家和项目所在地规划设计的规范,按照规定要求,综合用地条件,项目位置、产品比率、配套设施、公共建设选 址、工程阶段,示范区建设总体平面范围等因素,考虑要进行的计划安排。
规划构思:以“庭院”为主题的创意设计,可以形成单户庭院、集中的集体庭院等多重庭院体系,以独栋建筑 为主。
理念:民宿是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旅游形式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对于精神的要求很高,让人远离城市的喧闹,可 以放下紧张的生活节奏然后舒适的回到和平的生活状态、该项目以院子里“安静”和“纯粹”的气息为主要体现形 式,再合成大庭院建筑组织的形式统一且有特色的建筑群来达到民宿体验的目的。
项目场地布局规划:与项目周围情况相结合合理布制公共活动区域与相对独立的民宿住宅区。功能分区:结合 景观资源、人流动线及行为习惯合理分配民宿居住区与公共配套服务区。
场地布局:根据项目的定位和功能分区各类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在场地布置时中应利用间距、竖向、道路等设 计方式,让居住区和商业街互不打扰又相互联系。
空间组织: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得到合理安排,考虑对周边市政道路不产生干扰从而设置主入口的位置,高度 分布需要结合场地情况、考虑日照间距规定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建筑。
地形改造:基本保持及充分利用其原有地形。
表1-1 单体主要功能用房
民宿首层 | 大堂、服务中心、商务中心、后勤管理用房、厨房和咖啡厅,以及休闲服务为主 |
民宿二层 | 影厅书吧、住宿 |
民宿三层 | 活动室和部分客房 |
1.2.3 面积要求
集中式客栈建筑面积6000㎡(5%增减)。房间名称及面积分配:
客房部分:2400㎡
其中客房面积1800㎡,服务、交通面积600㎡
要求: 1)主题套房6-8套,面积80-100㎡,
2)其余为特色客房至少36间,客房等级比例自定。
表1-2 民宿面积要求
1、公共活动部分:1600㎡
主要房间名称 | 建筑面积(㎡) | 间数 |
入口门厅 | 120 | 1 |
大堂 | 180 | 1 |
商务中心 | 50 | 1 |
多功能厅 | 200 | 1 |
健身房 | 60 | 1 |
行李寄存室 | 30 | 1 |
活动室 | 120 | 2 |
小会议室 | 120 | 2 |
大会议室 | 100 | 1 |
超市 | 60 | 1 |
卫生间 | 50 | 2 |
无障碍卫生间 | 10 | 1 |
水疗室 | 100 | 1 |
其他 | 400 |
3、餐厅部分:1200㎡
主要房间名称 | 建筑面积(㎡) | 间数 |
自助餐厅 | 150 | 1 |
自助餐厅厨房 | 100 | 1 |
中餐厅 | 120 | 1 |
中餐包房 | 100 | 4 |
中餐厨房 | 120 | 1 |
咖啡厅 | 100 | 1 |
职工餐厅 | 50 | 1 |
库房 | 50 | 2 |
更衣室 | 60 | 2 |
其他 | 150 |
2、后勤部分:800㎡
主要房间名称 | 建筑面积(㎡) | 间数 |
管理办公室 | 60 | 1 |
办公室 | 120 | 4 |
会议室 | 50 | 1 |
更衣室 | 60 | 2 |
库房 | 30 | 1 |
医务室 | 30 | 1 |
消防控制室 | 30 | 1 |
维修办公室 | 30 | 1 |
变配电室 | 50 | 1 |
洗衣房 | 60 | 1 |
水箱间及泵房 | 50 | 1 |
布草间 | 30 | 1 |
其他 | 200 |
(不同功能的用房面积仅仅做为指导参考,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可以视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做出适当调整) 1.2.4 层数限制
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2-3层
1.3 经济技术指标
表1-3 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 酒店项目 | 数值 | 单位 | |
1 | 用地面积 | 8000 | m2 | |
2 | 总建筑面积 | 50000 | m2 | |
3 | 其中 | 民宿 | 1044 | m2 |
服务用房 | 1000 | m2 | ||
4 | 绿化率 | 58% | ||
5 | 地上停车位 | 10 | 个 |
2 立意构思
2.1 设计的矛盾与解决
总平面布置中,一开始道路无法形成环路,考虑后进行了保留主干路重新规划场地内部道路,进行道路划分使 各功能间更加独立,流线更加清晰。保留建筑的内部空间如何合理利用,在外部既保留原因建筑风格又能注入新的 建筑元素,形成新旧对比和融合。保存原因建筑的部分外部材料加入玻璃钢材等现代元素,将保留建筑赋予新的功 能使老旧建筑焕发生机。场地的发展前景和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设置中心景观的湖面形成呼应。较大建筑面 积的建筑如何融入场地,使历史的厚重感和民宿的亲切感相互交融。特色城市建设形态要求“小而细致”,需要在 小空间实现小城镇的旅游产业、文明文化、使社区功能能够相互融合,在小城镇的功能规划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 部分地区,出现拼凑地方固有要素的现象或依然是观光地用的假地区、被活用为产业集中园区的旧想法的特色小城 市的构想,缺乏创意性和建设性的思考。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设定不明确表现最为突出,功能重叠不足,分布相对 分散,难以构建完整的社区体系。存在居民身份认准度普遍不高的问题。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得到了确定,思考旅 游等其他功能的逻辑方式是本次设计的关键。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不能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小镇唯一的追求和目的, 而是提供以产业为基础的生产服务,发展文化特色的小镇,创造出村庄特有的形象。特色小镇功能的衍生是旅游, 而旅游有助于集中整合消费,使生态得到优化,从而带动就业和生产,激发内部和外部系统的融合和交换。改造后 的建筑具有新风格、新形势与改造前的“旧”空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碰撞的,而是“叠加”、“覆盖”、“交 融”、“对比”的和谐关系。这些空间的互相联系既使建筑的功能要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使建筑的空间体验感得 到了丰富。总而言之,表单更新、添加功能既可以对转换后的表单对象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还可以添 加新的功能和体验。经过了这样的改造,“新”建筑在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维的同时,也在新场所创造了新的功能 空间和新的空间体验。
2.2 发现优秀案例解决问题
2.2.1 塞伦斯 · 密境民宿
长城上的烽火台,拱形的窗户现在在你我的眼中都是取景框,但它们曾经是瞭望塔。白色的城堡,由“拱门” 建造,也在长城脚下静静的矗立。夕阳下的白云,山峦在蓝天之间,拱顶的天空,风景是我们和长城。山上长城烽 火台的轮廓清晰可见。传统围合庭院的布置与演变,结合长城的拱形元素,形成建筑立面有序的机制关系。屋顶被 一个圆形框架环绕,反映了长城在群山中蜿蜒。结合庭院中央太极形禅宗水滴雕塑,诠释了天圆天圆的精神和自然 之道。展开的翅膀倒映着山中的前生和今生。木棂砖瓦,在这个夏天,天上的草木与山野是一起复苏的,也是蝴蝶 破茧成后的新生。一场人工代谢转换产生了院落,在院子西侧的残骸和被破坏的现有建筑物而北边则是沉淀了不同时 期的痕迹,为西已经把废弃的房屋保存展示北侧建筑维修客房,一个新的迷你白色空间客厅有作为完美地构筑了一 幅历史托付的一幅画为东边填上了不可缺少的一笔。在东西两侧添加了三角形几何的镜面造型,以蝴蝶的翅膀做为 抽象的形象,作为表现核心意义的媒介。林下曲曲折折的小路,白色庭院美丽的太阳和蓝天。史维是从东方美学派 生出来的艺术表现。私费的盛行充分表现了现代人在高度产业化社会回归自然的欲望。因此,在柔和的装饰上,同 样风格的家具、在被遗弃的房子里被遗弃的毒、在山上发现的蛇皮、从房子里摘下来的砖头等因环境而养分的纪念 品也全部被利用在空间里。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与场所建立起千丝万缕的关系。
2.2.2浙江 Hei店莫干民宿
德清莫干山的一个农村就是这个项目场地所处的位置。建筑群中唯一一座百年古宅就是前房,旧时的大堂是徽 派民居风格。后院的2层古宅则是1985年建造的,两栋古宅相距近18度,离西面最近的地方距离1米左右。被建筑物 三面竹林环绕,高低错落的室外空间,高差较大的平带被公共石阶路所分成,石阶旁是溪水。室外空间的设计参考 了园林的设计技法,在两栋古宅之间挖出了一个莲花池,用石板桥连接了两家一楼的公共空间,没有柱子的室外钢 铁梯子漂浮在上面。以山为栅栏,石散步路延伸到屋顶的钢铁回廊被重新的整理,围绕中间的是平台和莲花池。多 处采用视景借用手法。与传统的城市自行折山折水的古典园相比,这是更加立体的真正的开放山水园。被鸭尾溪三 面环抱的地点就是二期工程的地块,场地内的地形平坦但是极其不规则。地块长380多米,宽最大180多米,100米是 最小的距离。用地实际面积约48666平方千里,交通便利,地块较为适合居住和商业,地理条件优越。接线是对自然 最抽象的简化,室外和室内多使用了接线型的空间分割。中国式不能只流于形式化,时代在变化,过去的材料和施 工技术现在已经失去了其可能性,中国式的传承从神而不是形态。在庭院里建造假山,新的中国园林,园林的精髓 在于切开和西藏,艺术境界,即使用现代材料和现代设计方法后把握这几个原则,这是属于中国的建筑辉煌。设计 使用了很多钢铁、直接浇铸的柱子等现代材料,1层公共空间多使用了地面型玻璃,只是在色调和保存部分做出了一些呼应。最终结果是传统而又现代的建筑,使用结果让很多年轻人接受和享受。室内使用了很多类似l型、z型的串 联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兴趣,每次旋转都会带来视线和景观的变化。将土墙、水泥、木材夯实,将室内的材 料直接地展现出来,部分用竹子做遮挡布,与照明相结合,营造出粗糙而舒适的艺术室内。由于大型机械没有进入,设计将原来的泥墙推倒,再作为两个翻过来的隔板使用。重新分配和组合材料资源就像是改造的全部过程。翻 过来的隔板延续着前面房子的方向,这种错位不仅满足了房间功能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室内空间的乐趣。
2.3 明确设计目标与特色
新商业模式下农村闲置农户改造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农村建筑模式,旅游-欣赏的方式,采取现代农村旅游和农村工 业经济发展的起点城市人农民为重点的农村生活的纽带,形成的居住、旅游观光、乡村的生态环境。 农村建筑在改造 中,充分地利用原有的乡土建筑,农具和农作物,要在农村创造农村建筑景观,建筑小品设计的原本的味道,简单朴实的 田园风光,建筑改造设计是“以人为本”为原则,要体现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结合。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 不同功能的使用,合理布局,使游客在农村旅游体验中感受到当地建筑文化和当地人情的神奇魅力。闲置农户改造 设计根源是本地区的区域文化特色,保证了农村的统一性村容,农业生产, 风土人情等独特资源,使它在农村旅游 产业中发挥巨大作用,土壤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与丰富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乡村建筑改造设计在具体规划 设计中,要坚持保护古镇结构的原则,继承乡土文化,弘扬乡土建筑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观念。
2.3.1 “留”
乡村建筑改良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综合情况。乡村建筑改造理念的出发点是以乡土背景,整体风格统一, 保护生态环境。改造农村闲置农场房屋的新商业模式是以农村特色传统文化,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环境,处理好人 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的。看水看山,追忆往事。
2.3.2 “创”
施工、材料、结构是乡村建筑建造艺术的重中之重,唯一没有严格统一要求的标准就是尺度。结构关系是材料之间的唯一联系和纽带,只有结构才是传达清晰明确施工技巧的途径。
图2-4传统乡土建筑的结构体系
2.3.3 “离”
“非新既旧”是改造的惯性思维,从而陷入新与旧已经成为两个极端。在设计方法上,也作为处理建筑的一种 大胆的方式,多采用“去或留”的方式。由此,大部分建筑改造的最终结果通常是大规模拆除旧建筑和新建筑。对 乡村建筑物的价值没有根本的研究。建筑不是独立、单一的系统,而是与包括古建筑、场所、环境、使用者在内的 所有存在的对话关系,文化、历史、感情的交流,最终实现各方面的统一和融合。
2.3.4 “生”
传统建筑的完整性是采用了整体大量保存、部分修缮、装饰内部的策略。为了适应形式的持续,改变旅游市场 的发展现状,很多的农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有的破旧小屋变成了民宿,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建筑 内部空间重新组合。
3 建筑生成
3.1 场地功能分析
本次设计最初的场地构思是从流线开始首先基地的北面为主入口,人流密集为了保证住宿区的安静和私密性将民宿放在场地南北角,人流由北进入,向南移动可以慢慢的看到民宿的面貌从而拥有不同的体验,因为基地北面是 主入口;需要充分考虑别墅群的日照问题,所以将别墅群放置在了场地的南面,后勤放在了场地的北面,水池、广 场、娱乐设施等便放置在基地的东侧,餐厅则位于基地的中心具有相对良好的景观可以看到场地内保留的古树,也 可以与场地内的服务居住等人群相对紧密的联系为其他功能更好的服务,与餐厅相结合,地面停车位贴基地边西侧 放置,既不影响场地内的其他功能与方便餐厅卸货和厨余垃圾的运行,同时靠近后勤方便办公人员的停车。保留原 有建筑的框架赋予新的功能。在场地西侧放置办公后勤等功能,将别墅区和居住区放在了场地的东南侧,留出来场 地和建筑的发展空间,使基地内的景观与场地外的湖形成水系呼应营造良好的景观系统和居住体验感。利用东北山 林地势平缓,植被挺拔的特点,将建筑构建于此。它们平淡无奇,看得到夏天满山的野花,也望得见傍晚落日的余 晖,守的是北方自然的质朴景色,体会的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意境,这便是与自然共生的最好方式。
3.2 建筑功能分析
首先将住宿和后勤进行区分但是距离保障不宜过远,商业和展览区远离住宿区保证了生活的安静,休闲娱乐位 于场地中间利用旧建筑进行改造为住宿的人提供了便利。别墅区相对独立私密性较好。
3.2.1 客房
客房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南面具有良好采光,分化在不同的区域,把部分走廊的区域开放出来,变成一个半户外 廊道,让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入到内院中;另外,把外墙的开口根据景观和场地特征,朝向处理为各种形式,如横向 长窗,方形窗,镂空洞口等,让景观和阳光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建筑;同时,也把每个客房都让出一个足够宽的 阳台,使得客人可以在阳台上泡澡,喝茶,近距离地感受树木,阳光和空气。以双人房和家庭房为主,单人房位于 场地北侧,形成不同的建筑特色空间和装修风格。
3.2.2 民宿配套
餐厅、咖啡厅、多功能大厅等人员比较密集、比较集中的休闲功能客房设在场所的西侧和东北角。一是主要入口和交通便利,能让顾客更好地享受休闲时间,感受美丽景色。另一个是建筑物南面采光很好,因此顾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办公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功能室设在北方,利用旧楼结构,对空间使用的要求较低,方便支援人员的办公和出入。
3.2.3 民宿景观
因为场地周边拥有湖和稻田公园所以场地内部景观也以水池和水稻为主,在别墅和居住区设置游泳池等水系,办公和餐厅也用大面积稻田进行分割。保留了基地内的古树,用古树的高度统领场地。一条街道,如一条丝带,串 联生活,也串起记忆生活平稳的幸福就藏于这街头巷尾,成长的点点滴滴与一草一木一同种进时光里,让街道回归 生活,让时光拥抱成长来时爱意与远处希冀,尽在脚步中。
3.3 体块生成步骤
被墙体包围的庭院是有一面为墙,而内院四面都被建筑包围,因此向心性更强。内庭院通常是建筑组合中的核 心区域,其他建筑物及大大小小的庭院大都围绕着内院空间进行安排。通过对建筑物的重组和改造,可以建造不同 大小的庭院,实现新的使用需要和与自然的更好的渗透和整合。院周的空间则压得较为低矮,有檐口的意味。空间 高低氛围不同,产生明暗交替的深远。
重叠是指将完全没有关系或不存在的相邻的两个建筑物以特定的方式连接起来。适用于场地内较为零散的原有 建筑形式。
4 技术依据
4.1 建筑结构的确定
民宿伴侣屋的改造是半新半旧的。在外部看来,底部有破旧的夯土墙,上层有新玻璃,在内部看来,下面是新 地板,上面是旧房子的木制框架。空间就如同“浸没式剧场”,从踏入这个空间开始,戏剧便沉浸式地上演,让人 感受真实的梦境。整栋建筑作为演出空间,观众在内部自由行动,不同的故事线也同时发生。新旧观念不是互相谦 让和对抗或者主导的,而是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
4.2 建筑功能的构成
民宿酒店建筑的功能主要由客房、公共活动、后勤办公所组成, 这次民宿的改造设计功能气泡图符合《建筑设 计资料集》中相应建筑类型的功能框图。
图4-1 旅馆功能构成体系图
4.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特色设计
5.1 特色形成机制
整体规划定位、功能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塑造、特色场所营造四个方面是特色空间的形成机制。形式只是设计 的结果,我们想要追求的不全是这个结果。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动线的问题,如何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节能发光等 的理性思考远远更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并要保持平衡,空间形态自然形成,而这个形状为何是远古的形态, 与远古的精神,即单纯、自然、温暖有着密切的关系。空间设计中我通过各个局部设计串联起整体的空间秩序,各 个局部之间的联系共同组合成空间存在的价值。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场所空间。
5.2 “框”与“景”的特色空间
“框架”和“风景”的结合使“东方庭院”的概念以抽象而不显眼的方式表现出来。当鉴赏者放慢速度,放松 心情,仔细观察时,它的意义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打开窗户,在建筑物内外共同建造了观赏园林。室内和室 外的连接是我们持续展现森林般的空间体验的另一个契机。内外连接并不是单纯地将室内空间处理为“室外化”, 而是将室内和室外的要素作为不同气质的空间节点,通过动线相互连接,通过观众的使用创造感性的空间体验。屋 顶下的空间是一进一进的序列,同时也是开放、连续、灵活的生活领域。生活和视线向着屋脊延伸到前面的自然 山,在任何角落都能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空间的成长性不仅仅是时间层面的成长,而是与自然一起成长,参与空间 自然化的整个过程。混凝土可能是自然的,但星际空间也是自然的。就像野口说的。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几何体 块的“风景”是不真实不虚空的风景,室内人工构成的“庭院”也是不真实不虚空的庭院。不对称的屋顶与连贯的 建筑语言共同成就了优美的体量感,以建筑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的致敬。设计将原有的建筑保留了下来,并通过一 系列顶层连廊增强建筑各部分间的联系,使整体空间更为连贯紧凑。
5.3 建筑立面形成特色空间
以石材为主是乡村街区整体的基调,结合了玻璃,木头等要素,部分开放和展示空间被强调了出来,从而街头 体验的乐趣也随之增加了。采用小尺度构建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并形成空间序列,来容纳和限定不同的功能。
综合体验包括文化创造商店,手工业工厂,村庄集市,餐厅,自然学校等多个方面的。这里当地特色作物、民 俗、手艺二次创意体验端送去课堂,桌面体验,放进橱窗展示,放进口袋里,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向旅游者充满 地域特色的体验,地方特色,传承和发扬,使农村产业发展以开放的姿态。通往公路的是稻梦小镇的中转站。既是地块 的出发点,又是聚集地的公共服务中心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需要居民们可以玩耍、交流、学习的空间。该建筑集 团为了保持公共性和地域性的均衡,将地区原生建筑语言重新叙述到现代建筑环境中,将地区文化和现代建筑场所 精神融合在一起,从符号、材质、建筑等方面表现出来,赋予建筑空间叙事。当地典型的”庭院”为原型形成民宿, 逐步开放,空间整合成为公共建筑,完成了从传统要素的保存传承到现代设计语言的表现过程。对于游客来说,从 村口到村尾是从现代化公共服务场所开始,参观地区特色空间氛围,最终体验传统空间形态的生活场景的完整体验。
最后,对于现代符号的理解和阐述,地区文化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是文化符号的翻译,是抽象和艺术重构的过 程。 而其最重要的手段是传播地区文化和树立特色形象。规划设计时要加强文化符号,采取引导特色形象,建立标 志体系等措施,使村庄文化特征和空间形态得到深度协调。结合了建筑材料、空间结构、屋顶形态等地区性符号的建筑,让村庄的形象更加具有特色,装饰景观,同时提高居民的归属感。
根据场地的历史肌理和场地地貌环境的不同,自然形成的街道和胡同结构对其空间进行了补充和扩张联系湖面 和周边稻梦小镇开放场地,构建小镇特色开放空间体系。室内主要改善室内舒适度。由于农村闲置建筑缺乏供暖和 制冷设施,加上年久失修,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为了实现现代生活环境,常见的装修方法有增加地板采暖层、墙体 保温、屋面防水等措施。对室内舒适度的认识还有一个方面,主要是指增加建筑内部的物品和装饰,增加室内软环 境,提高室内舒适度。在呼吸放松,倾听,观察,嗅觉,感知能力停止的时间,就会变得敏感,一个人独处,心灵 总是会变得更加坦率和裸体。这是一段难得的时间,可以与自己安静地对话。
结论
本次毕业设计为了更好的助力辽宁省的乡村振兴建设,为我省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思路来解决实际 面临的多样化问题。
项目选址围绕具备真实政府投资计划和建设需求的乡村项目地展开,努力完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筑设计方 案。稻梦小镇做为产业融合的样本,现拥有:沈阳市北源米业;锡伯龙地和稻梦空间和单家民宿及冰雪项目;万亩 绿色水稻种植项目。形成了以一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二产业加工业在一产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和 深加工形成品牌农业,而锡伯龙地、稻梦空间以及单家项目的实施,为品牌的推广和人气的带动形成了强大的动 力。
内涵扩大和空间建设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一系列对建设和发展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策略都值得被探索。 国外优秀的案例分析成功发展的路径关于小城市的建设,为了应对国内特色小镇建设实践的经验和结合的问题所提出 对策和改进意见和参与自己的实践项目,在特色小镇建设内涵规格所包含的两方面:基本程序和操作方法是在设计阶 段确定的。最后是打造特色村庄和切实的设计要素,是激活小城市的“特色”的设计战略。
我的设计目标是在道路流畅环绕的前提下,给老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力,在保留旧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加入新的建 筑元素,从而形成新的建筑特色空间,使得新旧建筑既对比冲突又融合发展。
同时,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正在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之中,原因是旅游文化的高速发展,兴隆台丹子村拥有独 特的锡伯族文化、 悠久的历史传说、壮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资源等等。这种特色休闲主题使我更加完善,并结 合当地的人文风情,符合当地的文化氛围,创造特色建筑,和身边的其他项目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地区文化,使其具有 很强的代表性,它更容易地向游客展现真正的灵魂的栖息地工作。地区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现有旅游资源主要 是以特色建筑风格和鲜明的主题文化优化为主,发掘旅游资源潜在内涵,创造特色业态,提升地区文化观光活力。 高效利用土地:合理布局地面建筑通过结合地面周边情况,并通过结合垂直标高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土地,使得空间层 次更加丰富。而舒适的空间的营造也是这次设计的重中之重:以”院子”为主题,一楼的围绕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了隐私 性的重要,为了未来更好更充分的延长做好充分的空间和准备,通过合理配置形式留下;2层、3层(少量有)较为宽敞, 舒适的前景是为了可以尝试和制造尽可能高的室内层高,在未来的房间装饰个性化和可用空间的表示数不断稳步增加。
设计不应该只停留在好的成果上,而是应该创造出能够让观众使用的空间,并通过这个空间不断地重新构造空 间。设计不仅在“人”和“事物”之间,更关心“你”和“我”之间。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