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虽然学到的东西看似渺小,却都是精髓所在。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发 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幼儿未来的终身幸福和发展。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小学化”倾向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预防和纠正的热潮,国家以及相关部门也相应的 出台政策。
基于此,本研究从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梳理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表现、成因、对策。首先,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查阅,从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活动组织形式小学化、幼儿园 课程评价小学化等角度总结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趋势现状。其次,基于当前的现状表现,同时结合幼儿身心健 康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此进行分析,分别从思想观念因素、课程设置因素、教育行政监管因素等方面归纳出学前教 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最后,在分析了当前“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提出了缓 解和改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且具有可行性的改善对策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educa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Although what we learn seems leak, it is the essence. It not only plays a vital role i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but also relates to children’s lifelong happin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t present, kindergarten education “primary” has become a hot issue, which sets off a fever of prevention and correction nationwide. The state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also issue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education,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collates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en dency.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and reference to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the kindergarten teaching content elementary school, kindergarten activity organization form elementary school,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evaluation elementary school three aspect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tendency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performance. Secondl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law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to analyze, respectively from the ideological factors, curriculum setting facto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fact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ause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primary”.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to alleviate and correct the tendency of “primary school”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Keywords: Kindergarten;Kindergarten education;Kinder gaten education “Primary “
一、前言
为了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我国教育部出台了有关“小学化”的一系列政策。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文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严禁向教育单位推荐、组织购买各类幼儿教学指导资料。与此同时,各地也出台了许多有关“小学化”的政策,比如山东省颁布的制止“小学化”的《学前教育规定》,促进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山东省教育厅《给幼儿减负禁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并对“小学化”的幼儿园进行了严厉的取缔。鉴于当前“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教育部在2021年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贯穿的指导意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2010年中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阐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3-6岁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如果设定过高的教育目标,就会导致孩子们产生一种挫败感和自卑感,进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化”的趋势不但没有被根除,甚至还有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趋势愈演愈烈。比如,一些幼儿园在进行拼音、数学、汉字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已经超过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它不但使儿童丧失了童年的欢乐,也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年来,各地在发展与质量并重的情况下,努力推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而一些幼儿园却违反了幼儿的身体、心理、认知的特点,在教学中预先传授小学内容,加强对幼儿的知识培养,这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是不一致的。
“小学化”倾向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仍然有很多幼儿园存在拼音、识字、算数等课程。为何“小学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怎样对“小学化”的趋势有一个合理的理解和合理的分析?对待“小学化”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小学化”问题有效解决策略又应该着眼何处?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笔者渴望根据前辈们的经验以及自身的研究分析其中原因所在,希望能为缓解“小学化”倾向产生些许启示,贡献一份薄弱力量。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对文献进行收集、鉴别和整理,并在文献中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对事物的科学理解的方法[18]。本文借助“中国知网”、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对网上的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检索,并认真地查找了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将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纳、总结,以供撰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向相关人员分发调查表,并且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以获得结果的研究方法[19]。以幼儿园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家长发放问卷,其中线上问卷采用问卷星来进行调查,线下利用自己实习的过程对家长合理的发放问卷,同时让研究对象选取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问卷作答,作答时要客观回答,收集分析有关的信息,本研究共发出110份问卷,其中92份有效回收,问卷有效率为83.6%,问卷作答时长大约两分钟左右,通过进行数据收集整体上了解“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以及家长对“小学化”倾向的看法。
(三)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某一事物与事物、某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的考察与判断。本研究中通过对公办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进行比较和考察(分别对实验幼儿园、中心幼儿园、蒙台梭利早教中心幼儿园、峻德幼儿园、红缨幼儿园、哈弗龙双语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进行比较和考察),主要是从每个园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比较,寻找其“小学化”倾向的异同,能够更好地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存在的原因。
(四)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进行考察,以获取经验事实[20]。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情况,本文会选取一所较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笔者实习所在的幼儿园),在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并且不干扰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直接对幼儿的表现以及随机的反应进行观察。观察地点是笔者实习所在的幼儿园,观察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学实地进行观察,以大二班幼儿为观察对象(大二班共有29名小朋友,小女生16名,小男生13名,平均年龄为5.6岁,班级老师2名),每次观察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观察时长为3个月。观察的内容为:一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幼儿的参与程度、幼儿注意力是否集中、集中的时长、幼儿能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等;二是教师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师的课程评价等;三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形式以及教师是否进行导入和延伸等;四是幼儿园里幼儿的一日生活等。从而获取经验事实,为论文撰写提供更加真实的参考。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表现
1.园所环境:对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对比和观察,发现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在环境设置上存在显著的差别。公办幼儿园:第一,基本都能符合办园标准;其次,在设施设备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着固定的活动场所,各种玩具、游戏材料随时不断的扩充丰富,能够满足幼儿的多样化和创造性的需求;再次,环境设置科学且合理。民办幼儿园:首先,中高档的民办幼儿园基本能达到办园标准,其他的有部分达不到办园标准;再次,很多民办幼儿园为了更好的招生,大多数都是通过租借小区附近的沿街楼或者居民楼来进行办园,缺乏较大的幼儿活动场地,就会导致户外方面设施逐渐简化,缩短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再次,室内区角设置较弱,同时班内可能会出现多招生从而使桌椅排列较密。
2.软件条件:在师资方面,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基本都是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并且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能满足两教一保的标准;然而民办幼儿园里的幼儿教师所毕业的专业就比较多样了,有些并非学前教育出身,甚至有些还没有拿到教师资格证也依旧给聘用,专业教师稀缺,一个人同时担任教师和保育员的工作也是时常出现的情况。在师幼互动方面,公办幼儿园里师幼互动比较多,教师偏重于让幼儿自主探讨,恰当的进行引导,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办幼儿园里师幼关系融洽,但是教师水平不一,对幼儿进行引导也就存在不同,有的会采取引导式,有的会采取灌输式。
3.教学活动:整体来看,公办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较为规范,秉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原则,根据《纲要》的要求,从五大领域方面进行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还会开展较多的亲子活动、区域游戏等活动,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民办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活动是不均衡的,一些高档次的幼儿园设置是合理的,并且拥有自己园所特色,但是绝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存在分科教学,缺少启发性的活动,反而更多的是灌输性的知识,比如宋词、古诗、拼音、英语等,这些都取代了孩子们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趣味性活动逐渐减少。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对幼儿园教育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幼儿园教育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1]。
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它的课程设置没有明确的划分,由五大领域以及各种活动相互融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选择向小学课程靠拢甚至于直接将小学课程带入到幼儿园内,让幼儿过早地接触到小学的课程,而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剥夺了幼儿原本快乐探索的乐趣,丧失了自主思维的能力,偏离了学前教育的应有目标,对幼儿未来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师、幼儿和家长等方面的观察,整理出“小学化”倾向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活动组织形式小学化和幼儿园课程评价小学化。
1.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查包洛塞茨认为,教育不能改变,也不能比孩子自己的发展速度更快,但是,现阶段有些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不合理的安排,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以获取知识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满足一些攀比心作祟的家长,教学内容存在“小学化”倾向,无视幼儿应有的发展水平,过早的教授小学所涉及的课程,以掌握知识点为主要目的,知识点的难度系数过大,远远超出了幼儿本身发展所能接受与理解的程度,忽略了幼儿在此年龄阶段该有的天性。例如,在园内提前教授拼音以及读、写、算。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韵母的同时还要学会拼写及拼读;在汉字方面,要求幼儿会写自己的名字,安排识字课来强化记忆;在算数方面,要求幼儿会进行百以的数数、单双数的区分以及会做100以内口算题卡等。利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灌输性的知识学习,甚至还会像小学一样每天布置家庭作业,这样的情况在大班尤其严重。2.幼儿园活动组织形式小学化: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国的幼儿教育法也明确提出:幼儿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灵活的采用多种方式并且结合五大领域来进行。近年来,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单一,甚至出现剥夺幼儿想象的能力,在活动中过多的限制幼儿的想法,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例如,教师时常组织幼儿注意纪律,要求幼儿要安静的坐好,不能乱动,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述,教师也知道要以幼儿为主体,但是还是会出现以教师讲述为主,幼儿被动接受和聆听为辅,使幼儿逐渐丧失探索以及表达的能力,违背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3.幼儿园课程评价小学化:课程评价的实质,主要是对课程和教学方案能否真正达到教育目标的确定。课程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课程评价不仅要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师的语音语调、教学目标是否很好的完成以及活动是否将幼儿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等做出评价。然而,现在的课程评价已经成为过早筛选幼儿是否成才的模式。例如,在有些民办幼儿园里,通过对幼儿进行听写、批改家庭作业等方式来对幼儿进行评价,写得好的或者做得好的会优先获得奖励,不好的则会让幼儿一直做,直到做好为止,无形之中也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逐渐磨灭自己的自信心。也正是因为写得好、正确率高的幼儿就会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这种一成不变的评价模式,会让幼儿更加努力的去听讲、学习,努力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从而失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慢慢地形成一种固化模式,用一个固定的方式去评判孩子,这样评价出来的幼儿就一定是最完美的吗?
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幼儿园的基本使命是把保育和教育结合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重视教育而轻视保教,这就造成了“小学化”倾向愈加强烈,原因又是什么呢?面对这种倾向,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各有各的说辞,他们打着“为自己的孩子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点上”的旗号,妨碍他们的身心发展,限制他们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管是哪种说法,“小学化”的倾向都是在拔苗助长,有悖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此部分将对“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教育进行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因素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什么比应试教育更能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深刻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的考试和升学体系,同样,许多孩子的父母也会逐渐养成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虽然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性的教育,但它并非是选拔性的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普遍的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园教育逐步趋向于“小学化”,幼儿被迫在园中学习过多的知识,对其智力潜能的开发却过早。再加上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以及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忽略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满足自己的需要,无形之中使当下的“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
(二)课程设置因素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老师自身的专业程度、课程实施的客观环境以及课程评价都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首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为薄弱,很多教师处于没有编制的状态,还有一部分教师处于没有教师资格证就上岗的状态,这样的教师并不能保证是否具有专业的幼儿教育理念、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以及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等,不能很好地辨别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不能很好的做到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会为了迎合当今的市场,争夺好的孩子资源,迎合父母的需求,自然的将初等教育的知识导入幼儿园,从而加重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其次,幼儿园的环境设置以及教室的设置都会影响课程的设置,表明上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很客观的环境,但实际上在课程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墙面环境设计、区角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等都应该是丰富多样的、系统全面的,老师应依据活动随时调整设计,以反映不同的活动主题,然而现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只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环境设置,体现不出活动的主题,甚至长时间不更换主题,只是让幼儿将时间过多的留给“小学化”倾向知识的学习,忽略幼儿五大领域活动的设置,将课程设置的重头全部放在了“小学化”倾向上,不考虑实际的幼儿需求,只为设置一个“完满”的课程。再次,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简单而又生动具体的,并不是按照谁学习好、谁的准确率高、谁的成绩更优秀来评价。“听话的好孩子”、“邻居家的孩子”,这样的评价只会固化幼儿的思维,忽略了其本身的天性,让幼儿过早的就“沉浸”在这种比来比去的竞争模式里,很大程度上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助力”。
(三)教育行政监管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较为猖狂,为了博取好的生源条件,用“小学化”倾向为诱饵,吸引家长并求良好生源。不同于公办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稍弱,导致部分民办幼儿园会出现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日常的教育模式,也就是“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并且符合相关规定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检查时会开启第二种模式,当检查结束以后就会恢复原本的模式。这种与行政监管部门“躲猫猫”的处理方式无疑也是“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