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提出的,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重要理念,尤其是针对学生教学作业的布置,要在遵循减负的政策下,更加注重有效布置作业,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这个重要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巩固课堂知识。教师在双减政策下,要明确作业改革的四个原则,即坚持有效性科学性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原则、遵循目标应用性原则和遵循激趣创新原则。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还要掌握三种有效方法,分别为优化作业设计、控制作业数量和丰富作业形式,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从大量刷题中脱离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研究学习,还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和检测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

关键词:双减;原则;布置作业

Abstract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the country to reduce students’ schoolwork burden, is also the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especially for the students teaching assignment, to follow the policy of the burden, pay more attention to effective assignments, promote the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this important link,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do homework, consolidate the classroom knowledge.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eachers should make clear the four principles of homework reform, that i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ness and scientificit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ducation law,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arget application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timulating interest and innovation. In addition, the teacher in the design assignment to master three effective methods, respectively to optimize the homework design, control quantity and rich homework form, through these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out of a large number of brush problem,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research study, also help teachers timely grasp the learning and testing teaching effect, let students effectively consolidate knowledge.

Key words: double reduction; principle; homework assignment

一、引言

在传统教学中中教师布置设计作业一般是以题海战术为主,白天学校内有课堂作业,晚上回家有课后作业,所有学科作业总量大,给学生们极大的作业负担,而且教师所设计布置的作业内容有过多的重复,有的作业内容甚至和白天所学知识内容不一致,让作业的存在价值不高,有些学生出现厌恶家庭作业的情况,学习效率也不见增长。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如何高效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学校课堂教育质量,也就成了教师要充分思索考虑的问题。

二、双减政策下作业改革的原则

教师进行作业改革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要明确“双减政策”中提到的四个原则,充分理解并加以实施,详细原则讲解如下:

(一)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层次性的原则

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要充分想到所教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水平,要布置适当的的具有操作性的作业[1]

科学性,要求作业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表述简洁,题目清楚,知识点准确,文字、符号、标点、图表规范,方便操作。在教室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时,必须要符合该学科的性质,让学习总目标在每一个小目标中有具体的表现,在表达上使其充实,拒绝假大空,也没有必要去过度的描述概括,显得累赘。

层次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求应该有一个侧重的地方,要因材施教,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使作业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一个合理的逻辑来进行教学进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将现有的的学习基础逐步提升[2]

(二)遵循教育规律原则

明确作业绝不是课堂教学的延长或者附属,而是与课堂联动的,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都属于课外作业的范畴。并且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学生休息的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期盼,减轻家长与学生负担,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确保“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3]

(三)遵循目标性应用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作业,关注必备知识基础的奠定与关键能力的锻炼,聚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布置高效的作业,设计作业时一切围绕教育学科目标出发,使作业设计有出发点,也有落脚点[4]。例如现在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是学生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个方面可塑造大的时期,教师严格遵循目标,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应用性原则,教师设计布置作业需要关注视野拓展、体验探究、思维发展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体现问题解决,设计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5]。将作业设计带入生活场景中,从实际出发,广泛应用于各处。

(四)坚持激趣创新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如果作业对学生来说非常的具有吸引力,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作业而作业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作业的形式多样化、内容新颖化,这样的作业会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还会让学生带着愉快探索的心情来完成作业[6]。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心爱护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一名教师,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从学生本身出发,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例如初中生小吴,很少能够独立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可是在班主任的观察下,发现小吴同学对于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实验作业完成的极为认真,他平时也对改造小物件等活动表现的很积极,这就给了班主任一些启发,布置的作业不能太过枯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作业完成效果是平时的好几倍,也让老师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作业设计布置也要尽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生动有趣,不死板,不机械,不重复,端正自己对学生个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作业的布置来让学生探索知识,将其变为主动的思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们的实际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鼓励学生们来全面发展[7]

三、双减下教师布置作业的有效方法

教师严格遵循这四个作业改革原则,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师有效作业设计布置打好基础,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学习,设计出更加简洁高效的作业。以下内容则为四个教师布置作业的有效方法,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优化作业设计

那么优化作业设计,就是要保证作业设计的精简、高效和分层,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让作业设计质量更上一层楼,就从下面三个方面优化。

1、作业布置要“精”

教师要依据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作业,依据“双减”政策要求和学生实际布置适量的作业,避免出现学生“题海战术”。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精简布置作业,适量布置作业。长期以来,作业最大的弊端就是作业量大而效果差,严重挤占学生的课后时间,加重学生负担,给学生的心灵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作业的布置要以教学任务的巩固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主,布置适度的作业,根据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来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布置作业要“精”[8]。教师布置设计作业,也要求设计高质量作业,围绕课本的重难点知识出题,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核心知识,教师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加快了,而且据家长反映,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不借助参考书或者百度来寻找答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基本都能掌握作业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作业实效性要高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检验与考察,也是课堂教学的扩展与补充,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必要实践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方法[9]。对此,教师要完全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目标和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此前提下有针对地设计布置课后作业,每次作业的设计布置训练角度要尽可能的小,题型尽量不要出现重复,作业练习的针对性要强。作业不是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的,作业时间是要控制在一个范围内的,刚开始效果是良好的,可是在达到一个高度后就会出现反转,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体力也跟不上了,此时的大脑是停止运转的,在这之后的学习都是白费的,空有学习数量,而没有学习效果,这样使作业设计布置的效果大打折扣,实效性差,还会导致第二天的学习效果下降,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其他的收获,得不偿失。

教师要明确作业是以巩固为主,发展为辅,适量的原则,布置一些能够举一反三的典型题,要使作业在少中取胜,使作业布置有效率、有效果[10]。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课后作业,禁止“通宵达旦”的学习,尽量让学生当堂学、当堂练、当堂改正错误之处、当堂反馈、当堂完成,哪怕只是两三道题,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没有完成的同学就得不到满分,这样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得到了训练,也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使作业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3、作业布置要分层

《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便于不同的人在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一个个体,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成长环境的不同,学生们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接受这种学生间的差异,并且尊重这种差异,在作业设计布置时,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基础,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拒绝传统的“一刀切”作业布置方式,导致优等生学习发展能力受到拘束,而学困生则是不理解学习内容[11]

每个班的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优秀、良好、基础薄弱。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分层,设计作业可以分为“选做”和“必做”两个方面,用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需要强化作业对学习的正向反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教师要主动开展一对一讲评和辅导。分层布置作业能够让学困生理解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让中等生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自主思考和解决难度提升的学习问题,让优等生在充分理解新知识的前提下,解决更加复杂、有综合性的学习问题。这里的分层并不是指作业量减少的意思,而是教师要控制基础知识和扩展知识的比重,后进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奠定,优等生要在自身基础上更好地去扩展延伸学习,让他们各自有发挥的地方。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登峰式作业、弹簧式作业、组合式作业。登峰式作业意在让作业难度松弛有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基础,“遵循面向全体,兼顾特长,照顾学困”的原则使作业题目难易适度,将作业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和延伸型层次,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作业,最大力度的满足了每个学生的教学要求[12];弹簧式作业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发展情况,采用回环自如的形式,让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弹性的发展,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避免一些重复基础的作业,让他们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以便于夯实他们的基础,打好学科的底子,这样更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延伸;组合式学习,是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个人特长和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作业,大大的提高课后作业针对性,用套餐的形式来让学生选择作业,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控制作业数量

控制好作业总量是减轻学生作业过重负担的基础,学校加强作业管理,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关于作业的统筹,不能自己布置自己的学科,这样会导致作业总量严重超出数量范围,学校和教师要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坚决抵制作业过量,给学生造成负担。因此,在控制作业数量这个环节,就要各科老师相互协调,相互理解,控制单科作业数量,控制全部学科作业数量。

作业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精选习题,建立“必做”、“选做”模式,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无效重复、难度过大的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以此来控制作业数量,而非大量机械抄写作业,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大力反对传统教学的题海战术[13]。教师还需要精选作业题,在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以控制作业数量和时间。此外,控制作业数量还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严格沟通,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不超时,朗诵、背诵、默写等作业统一纳入家庭作业总时长。禁止教师留午间课后作业,节假日适当增加探究性作业,控制书面作业总时常,教师严格遵守每周一次的无作业日要求,不得擅自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整放松自己,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

除以上情况外,控制作业数量还需要教师积极配合,教师不得在校外印刷各种卷子、习题、单元检测,甚至还有从其他学校借来的卷子,这种情况尤其在各种考试前增多,使学生作业负担重,苦不堪言,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三)丰富作业形式

1、作业设计多样化

现当代学生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也要善于发觉生活中的有效资源,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上课所教授学习内容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后作业是课堂内容的补充和巩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为重要前提条件,在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不仅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布置作业,更要去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探索能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争取每一个环节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融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机械的、被迫的参与学习,让学生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从作业的形式来看,作业表现形式也是有丰富多样的要求的,不能以传统的作业设计一样,以单一的形式来一写到底,学生们也由此产生了审美疲劳,导致写作业疲劳。由此可见,教师设计布置作业的多样化是十分重要的,作业设计既可以是书写的形式,也可以是背诵朗读等形式,还可以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作业,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一人完成作业,摆脱从前的单一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多样化形式[14]

例如在教师布置学生预习作业时,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教师再给他们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基础性的简单题目,也可以让他们自觉的去收集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可以进行一些扩展,寻找一些课文中出现字词的多音字和相近的字形,学生自发的去深入预习,有助于他们第二天的学习,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当中,让学生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争取当学习中的主动者,掌握主动权,而不是在教师的的驱使下被动学习。相比于之前丝毫不预习脑袋空白来听教师灌输知识,这样的课后预习作业为学生们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也会让学生们有学习积极性,去探究课文的深层次内涵,教师和学生们都有备而来,相互合作,教师也能够精准的把握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的程度和学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的讲授知识。

2、作业设计趣味化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15]

作业设计也要变的生动有趣,这个目的在于吸引学生,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要完成这个目的就要使作业内容变得新颖、变得灵活,改变以往枯燥的作业内容,教师依据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课文中的学习内容。不仅如此,教师更可以利用该阶段学生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来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寻去学习,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样也可以使教师们的教学负担减少,也减轻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丰富作业形式,让枯燥无味的作业变得有趣生动。教师也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具有开放性的题目,才能更加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作业,现在的作业变得有趣多样,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将单一的写作业模式,转变成贴、画、演等有趣形式,第二天将作业展示在课堂上,通过演课文角色来学习知识。例如在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教师可以提前安排作业,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分工,每个人来扮演一个角色,回家仔细揣摩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特点,反复琢磨课文中的描写,第二天每个小组上讲台演示,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对作业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们充分掌握课文中的人物特点,用演的形式来完成作业,更让课堂增添了几分轻快,也让同学们学会了互相合作交流,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作业设计综合化

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要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去,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把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技能全部融合在一起,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倡导启发式的教学。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设计作业,可以从这点出发,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巩固、加深、补充自己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在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可以让学生去读《三国演义》,在学习了《祝福》后可以让学生去读鲁迅先生的《野草》和《朝花夕拾》,去了解那个“吃人”的社会到底带给人们多少的伤害。

作业综合化的设计,还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作业体验感,加深学生们从作业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描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等词句,来描绘出你心中的桃源有多美丽,可以通过写作形式来介绍,也可以通过绘画形式来展示,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想象能力,让同学们进行文章内容扩展,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4、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书本上的知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书本知识来自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则更要靠近生活。让学生从课本走出去,从学校走出去,到现实生活中感受生活,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进一步认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拓展视野,将其内涵补充完整,让作业与现实生活融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养。要使作业设计生活化,就要以实际生活为准则,依据开放性原则,灵活的设计作业,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在实践生活中学习学科知识。[16]例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充分融合了大自然的规律,按照一年四季的变化顺序来写农作物的生长变化,还有气温、湿度、纬度、经度对农作物的影响,课文中还具体写到了南京桃花盛开时,北京桃花含苞欲放。这种科普课文,将生活中的规律带入书中,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学习了这种类型的课文后,教师布置作业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将作业生活化,也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好处多多。

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观察环节,观察生活中的语文,让学生通过看电视、上网、外出观察等方式来扩展学习语文的渠道。仔细的同学在老师布置作业后,马上发现的街道上出现的各种错别字,还有各种商家运用谐音来打广告招牌,比如“默默无蚊——蚊香广告”、“一步到胃——胃药广告”,在针对这些错别字,教师就布置作业让学生纠正这些错误的字形和读音,规范语言文字的书写和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设想规劝不文明行为的规劝语句,在面对乱扔垃圾的情况可以写“请勿乱丢垃圾”,有人不顾劝阻踩踏草坪可以写“人人都来爱护它,世界将会更美好”等标题教师通过设计与生活有关的作业,将作业设计生活化。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xsai.com/news/2532.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