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了增强患者对于脑出血疾病的认知,促进对老年人脑出血疾病的防治,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4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护理过程中加入健康指导的患者在出院后的生话质量及健康行为明显提高,对脑出血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 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而言,健康指导存在显著影响,健康指导对于脑出血疾病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遵循健康指导内容,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降低心血管危险性。
关键词:健康指导;脑出血;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elderly, and explore the impa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4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behavior of the patients who joined health guidance in the nursing proces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nowledg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health education. Conclusion: For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health guidan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Health guida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Following the content of health guidance and maintaining a healthy lifestyle are conducive to reducing cardiovascular risk.
Key Words: health guidance; Cerebral hemorrhage; nursing
前言
目前全世界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的时代,脑出血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每年脑出血疾病的死亡率占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20%,其死亡形式是十分严峻的,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该疾病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劳累过度、情绪激动、天气寒冷、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1]。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在国内,关于脑出血疾病的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出血疾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大大提高,但正如汪盼盼、相芹(2020)等人在研究中强调的,脑出血病人患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日常生活需要依靠他人照顾,生活质量下降,加上神经功能恢复比较慢,短期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2]。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老年人脑出血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若要真正降低脑卒中与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提高患 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脑出血疾病的护理水平[3]。吕云侠和席冰玉(2021)结合前人论证,进一步强调了老年人脑出血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4]。白雪(2021)指出,对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应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多程度地关注出院病人及住院患者期间身体症状与康复等情况,同时也要及早实施系统康复治疗护理,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指导,并应以此作为提高日常生活行为干预方法的医学依据,以达到促进病人症状改善的目的[5]。莫镕嘉和赵曦(2022)研究表明,对于脑出血这一类的心血管疾病,采取健康指导作为干预方法,不断强化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并逐渐提升自我护理水平,以科学的自我保健方式扭转不良生活习惯,能够有效缓解其负面影响,可以作为脑出血护理的一项新的尝试[6]。
综上所述,导致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老年人作为脑出血疾病的高发人群,对预防脑出血疾病的认知非常重要。为了增强患者对于脑出血疾病的认知,促进对老年人脑出血疾病的防治,有必要对健康指导在老年人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让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得以完善和发展,提升脑出血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护理水平,降低老年人脑出血疾病的发生,进一步改善老年人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均选自近五年内在我院门诊及病房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符合全国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多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情况下发病,发作时伴有反复喔化、头痛、血压升高,病情发展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偏擁、及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本次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是神志清晰、并发症可控、具有基本读写能力的患者,还排除了了重要器质性器官疾病与神志不清的患者,确保调查中患者疾病情况的一致性。最终,符合上述条件者并能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468例。
1.2 方法
搜集与健康指导、脑出血、脑出血护理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奠定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本着自愿的原则,对48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估后,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餐食指导、康复指导等综合性护理。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2.1健康指导方法
(1)饮食指导
根据饮食医嘱进食低盐、低脂、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流汁或半流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吞咽障碍程度,对于中重度吞咽障碍者,给予间歇口胃管管饲饮食,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2)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分为入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出院宣教三个部分。主要运用护理程序模式实施健康教育,首先,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护理诊断,形成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关键在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信任。教育形式多元化,有一对一的床边个性化教育,也有讲座、公休座谈会等集体教育,以语言教育为主,书面教育(健康教育手册、走廊教育板块)为辅,同时请病友现身说法,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每次健康教育结束后,由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或责任护士对患者或其亲属进行询问,评估患者及家属知识的理解情况,发现不足,再耐心讲解1次,发现错误认知或行为及时纠正。
(3)运动指导
适当的锻炼可以提升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强度适当的运动,例如太极、老年体操以及散步等,注意保持合理的运动量,防止其过度运动带来额外的压力。
(4)合理的心理指导
脑出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其情绪的稳定性,所以,可以通过适当引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平复心绪,调节情绪,缓解焦虑与紧张感,让情绪管理走上正轨。
(5)康复指导
出院当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知识、日常饮食、康复锻炼等常规的出院指导;出院后患者可通过电话咨询相关问题,同时在患者复诊时,对其问题提供积极帮助和解答。
1.2.2确定观察指标
入院前后分别两组患者进行脑出血健康知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于脑出血疾病的认知情况,入院后复测,同时观察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状况,了解其变化情况。
1.2.3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一般资料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选取48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243例,男128例,女115例,年龄(54.6±8.2)岁;对照组243例,男121例,女122例,年龄(56.3±9.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学历以及高血压病史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表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项目 | 实验组(n=243) | 对照组(n=243) | P值 | ||
例数 | 占比 | 例数 | 占比 | ||
性别 | >0.05 | ||||
男 | 128 | 52.67% | 121 | 49.79% | |
女 | 115 | 47.33% | 122 | 50.21% | |
年龄(岁) | >0.05 | ||||
≤25 | 7 | 2.88% | 4 | 1.65% | |
36-40 | 29 | 11.93% | 20 | 8.23% | |
40-65 | 70 | 28.81% | 61 | 25.10% | |
>65 | 137 | 56.38% | 158 | 65.02% | |
职业 | >0.05 | ||||
公职人员 | 28 | 11.52% | 31 | 12.76% | |
服务人员 | 51 | 20.99% | 48 | 19.75% | |
农业工作者 | 24 | 9.88% | 31 | 12.76% | |
个体经营者 | 57 | 23.46% | 52 | 21.40% | |
企、事业单位员工 | 54 | 22.22% | 57 | 23.46% | |
其他 | 29 | 11.93% | 24 | 9.88% | |
学历 | >0.05 | ||||
初中及以下 | 148 | 60.91% | 132 | 54.32% | |
高职、中专 | 43 | 17.70% | 52 | 21.40% | |
大专 | 26 | 10.70% | 27 | 11.11% | |
本科 | 19 | 7.82% | 28 | 11.52% | |
研究生及以上 | 7 | 2.88% | 4 | 1.65% | |
有无高血压病 | >0.05 | ||||
有 | 176 | 72.43% | 160 | 65.84% | |
无 | 67 | 27.57% | 83 | 34.16% |
2.2两组患者前后健康指导得分比较
表2-2 两组患者前后脑出血护理知识得分比较
组别 | 例数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组(n=243) | 243 | 6.44±1.68 | 8.16±1.93 |
对照组(n=243) | 243 | 6.37±1.73 | 6.75±1.36 |
P值 | 0.137 | 0.004 |
上表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保健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出入院时保健知识得分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出院时得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得分。而对照组入、出院时保健知识得分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前后脑出血疾病康复情况比较
表2-3 两组患者前后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组(n=243) | 243 | 72.43% | 32.37% |
对照组(n=243) | 243 | 65.84% | 46.35% |
P值 | 0.137 | 0.004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在实验前后都有差别,但在实验前,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指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均有下降,但实验组降压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243)
项目 | 实验组(n=243) | 对照组(n=243) | P值 | ||
例数 | 占比 | 例数 | 占比 | ||
有并发症 | 46 | 18.93% | 84 | 34.57% | 0.003 |
无并发症 | 197 | 81.07% | 159 | 65.43% | 0.007 |
从上表来看,两组在出院后都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但是从数据来看,经过健康指导之后,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从调查结果来看,经过健康指导后,实验组的脑出血患者康复情况较好,血压下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且两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健康指导对老年人脑出血护理的影响
脑出血一般是指病人因社会环境,遗传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影响,导致部分病人在这些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致使脑部大动脉,小动脉,静脉及各种毛细血管系统发生坏死破裂及出血,进而影响该病人肢体功能运动调节及言语信息表达功能的一类脑疾病[7]。脑出血随着国内这些年相关医疗技术工作逐步取得新的发展,虽然脑出血病死率逐年有所降低,但尚有多数高血压病人在经过手术后却仍能出现某些肢体关节运动异常或部分言语的表达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影响着病人日常生活。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脑出血护理情况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说明脑出血病患者不仅靠药物控制,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影响是比较大的。
护理前,责任护士要全面细致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存在风险因素确定人性化护理方案。这些方案经过文献检索证实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值得推广。首先,国内外诸多报道都指出,脑出血患者往往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查也可以发现,参与试验的脑出血患者多数有高血压病史。可见高血压病患者患脑出血的可能性相对较高[8]。而通过健康指导,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老年人血压的升高。患者应该在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下,结合家属的帮助与督促,不断学习健康饮食,纠正不良习惯,消除致病因素,消除和缓解因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情绪,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饮食指导,使病人合理进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便秘。根据吞咽功能,选择经口胃管间歇进食流质,既能够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还可以避免经口进食引起的呛咳,有效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9]。
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也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加以支撑,而患者不够了解药物作用与治疗依从性问题的出现,也让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推动,治疗依从性的效果也收效甚微。可见,患者的服药依从意愿,也会对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也是高血压疾病治疗换节奏中长期存在、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严重问题。有的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有的因为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不能坚持,导致长期药物治疗的无效,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知晓药物的基本知识及药物的副作用,从认知层面不断减少脑出血药物副作用的医疗焦虑,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与服药依从性[10]。已经有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不佳等现象在许多住院治疗的老年人患者身上尤为常见,而这一点可以通过有效地健康指导来改善,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按时服药,实时监测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他们自觉定时监测血压,按时吃药等,都有助于显著优化服药依从性。
另外,由于患者对于疾病本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偏差,并且 由于生病,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因此他们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而从医学角度来说,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增多,会让情绪发生障碍,从而会导致人的身体机能出现能负向影响,比如血压水平上涨等。为此,在健康指导过程中,也要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缓解患者本人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患者家属扫清认知障碍,同时帮助患者坚定治疗信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使其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可能性[11]。
3.2 老年人脑出血健康指导的注意事项
在研究中发现,病人文化不同对信息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着重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医务人员手把手示范护理的方法,也可以让同病区患者亲身说法,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治疗方法与配合方法。对于他们错误认知耐心纠正,鼓励他们不懂可以问,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除了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向患者介绍脑出血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运用医学知识给予科学的解释。他们可以通过多途径传授知识,给予书面材料、影像资料等,让他们一起参与治疗方案制定。
在实施行健康指导时不仅要让患者知情同意,也需要患者家属的了解和支持。因此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其目的和意义,使患者明白干预措施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只有患者接受、理解的方案患者才会积极配合,正确执行,干预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患者会更满意。
心理健康指导要贯穿健康指导的全过程。不仅急性期患者需要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康复期也需要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康复期患者缺乏康复治疗方面的知识,不正确的训练方法或错误的认知,将造成肌肉损伤、训练不到位等,耽误疾病康复。研究表明,病人处于良好情绪时,病人更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易化,并且此时病人能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使受损神经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