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彻底消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地区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发展壮大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事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为此,本文以脱贫摘帽县务川县的y村为例,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现状、问题和制约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新时期促进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对策建议,进而为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1.2研究意义
对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促进村级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并且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管理,减少浪费土地资源。二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区域差异较大,且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十分薄弱,已成为政府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战成效和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主要阻碍因素。故本选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脱贫地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了解;三是通过分析制约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推动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相关措施以及建议,有利于为政府部门提出推动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壮大的有关政策措施意见。四是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提高贫困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活力,对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不仅没有壮大,反而呈现出了“衰弱有余、发展不足”的态势,甚至有的村庄还成了所谓的“空壳村”、“负债大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名存实亡,对此,许多学者对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是针对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重要意义展开研讨,裴戌锋(2021)[1]从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增强执政实力的重要保证、是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的重要物质保证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蓬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经济发展壮大的要素较少、监督管理的各项体系缺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贺卫华(2020)[2]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讨论了新型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重要意义,新型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是农业生产兴旺的主要动力引擎、是农村生态宜居的基础保证、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管理更加科学的途径、是人民生活富裕的有力源泉,并对此提出了发展的策略。其次是对于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赵琪琪(2021)[3]从资金、人才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发展方式单一几个方面,指出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困境。马君、廉明达(2021)[4]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制约因素,他们认为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意识较弱、优势产业不明显,照搬其他地区模式是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不起来的主要因素。张吉彬(2021)[5]认为,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意识不强,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不均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营管理机制落后是制约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主要问题。何学(2020)[6]分析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规模较小、缺少专职的管理人员、村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意识不强、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发展现状。张云、陈丹妮(2021)[7]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困境:组织素质不高,发展思路不清、成员身份模糊,发展冲突增多、收入渠道单一,发展活力不足。刘冠军、惠建国(2021)[8]从农业问题出发,讨论了弥补短板、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不断创新其实现形式,释放其活力和增强其实力。最后针对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以及措施,王岩石(2021)[9]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提出了要深挖资源潜力,把资源变成有吸引力的资产,构建多层次的农村“三变”改革风险防控机制,要壮大人才队伍,调动农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制度体系等措施。韩林松、王小华、周怡彤(2021)[10]以重庆市海龙村为例,讨论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实现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方式,通过建立有效的乡村秩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袁秀玲(2021)[11]通过对目前基层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创新基层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模式、要严格选拔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要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要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打造优质的农村基层管理队伍。
通过文献综述不难发现,已有研究更多是对制约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共性问题的探索,取得的研究成果虽然对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价值,但不可避免地存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本人以脱贫县务川县的y村为调研对象,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现状、问题和制约脱贫地区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新时期促进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对策建议,为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2相关概念界定
2.1脱贫户
关于脱贫户的定义,刘巍认为脱贫户是指那些曾经满足国家扶贫标准的贫困户,在国家这几年的精准扶贫政策下,经过国家政府的援助或者其自身的条件水平已经不符合贫困条件的贫困退出户。根据近几年国内学者对脱贫户的概念界定,本文的研究认为,脱贫户的概念建立在贫困户概念的基础上的,贫困户是指曾经那些国家认定的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而脱贫户则是指达到国家制定的贫困户退出标准,并且按照相关程序退出的贫困户,即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脱贫户家庭要达到国家要求的“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条件,并且人均年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的国家标准,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算达到脱贫标准。
2.2可持续生计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最早由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源于Nussbaum等及Chambers等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他们认为可持续生计是指人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并且在这种压力打击下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恢复,在之后的生活中可以保持甚至加强其所拥有的能力和资产。可持续生计框架是为了研究人们在脆弱的生计环境中的生计问题,用来探究贫困的影响因素,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生计风险的最小化、生计结果的最优化以及形成生计资产的多元化,并且在实现生计可持续的过程中,生计资本、生计能力与生计策略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生计资本是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维持生计的基础,可以通过有效积累与合理配置自身所拥有的资产以维持并提升生计水平。生计转化结构与过程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的有效途径,法律、文化、政策、制度等一方面影响着人们所拥有的资本类型以及使用资本的机会,一方面又决定了人们选择生计策略的方式,以实现生计目标,从而得到理想的生计成果。
2.3生计资本
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下,生计资本是指个人或者家庭所拥有的维持生活或进一步发展所拥有的资产基础的总和,其中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在1987年,RobertChambers提出生计资本是农民维持基础生活、抵抗外界风险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生计资本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人力资本是指这个家庭中的个体生存发展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健康状况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各项技能。金融资本是指个人或家庭生产和消费所需的资金,包括现金以及储蓄,也有从正式银行机构或非银行机构获得的贷款或借债,在本文中主要是脱贫户家庭的转移就业收入、储蓄存款以及转移就业收入用于支出的占比。物质资本是以生产、生活工具形式存在一段时间的物资,是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物质形式,如房屋、家电、交通工具等生活资料,农用机器等生产资料,既反映了家庭或个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又是一种维持其长久生活的重要资本。社会资本是指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个人或家庭的领导能力、参与决策的能力、社会关系网络、获得他人帮助等,本文主要是从脱贫户的就业渠道入手来了解脱贫户的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是指对家庭或个人生存发展有利的资源种类、存量等,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的面积和质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其他能源。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家庭或者自身抵御风险、选择机会、获得发展的程度,生计资本的不同组合情况代表了不同的生计能力,运用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庭或个人抵抗风险的水平,也可以使自身或家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参照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生计资本含义,从五大生计资本的角度分析Y村脱贫户在转移就业中的生计资本状况。
3制约务y村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1经济发展壮大的要素较少
3.1.1集体资金较少
y村截至目前为止,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累计只有31万元。资金的匮乏将无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从而影响y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措施支持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所需资金的获取途径十分有限,资金的主要来源几乎只有财政转移。
3.1.2年轻人外流严重,人才支撑不足
从调研问卷中得知,54.8%的村民们认为年轻人外流严重,人才支撑不足是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制约因素。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高素质人口过度流失,人口流出成为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主要制约因素。现如今,能根植在农村服务于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与建设,同时又拥有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已少之又少,致使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速度滞慢。进而人力资源的缺乏,科技力量薄弱也就合乎情理,既缺乏先进人才,也缺乏先进科技的引进,导致太坝村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方式和方法都较为简单,因此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3.1.3缺少产业项目带动
从调研问卷中得知,48%的人认为缺少产业的带动,也是制约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因素。y村虽有自己的村集体产业,但覆盖面不广,同时已进行的产业建设大多停滞在前期,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进而产业未发展起来,
村民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进一步导致该村劳动力流失和产业的衰落。对于区位相对偏僻的y村来说,没有产业的带动,几乎就很难有其他较好的方式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所以产业项目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3.1.4缺少专职的管理带头人员
y村现阶段水产养殖的集体经营主要由y村村干部进行管理。经调研发现,随着该村产业的发展,更多非专职的人员参与到产业的管理中来,由于专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对市场的判断,最终导致该村产业发展失败。从村民口中得知,在前两年的魔芋种植、花卉种植,到现在的李子种植,都没有取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几乎都没有发展起来,这也就表明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缺少专职人员的管理。村干部将村集体资产用来招商引资,对于他们来说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能够将产业发展起来,增加村民的收入,这样一来既可以缓解村民们生产经营的压力,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然而事实却是由于专职的管理人员匮乏,不熟悉市场情况,前期投入经常会打水漂。
3.2监督管理的各项体系缺乏
3.2.1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管理制度缺乏
目前,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管理者主要为y村的村支书,在其平时对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管理中,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在对其内部进行和监管的过程中也没有相关规范的约束,使得对其内外部监管制度没有落实。目前,y村在对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水产养殖作为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即使村支书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但并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因为缺少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监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地发挥起来。而y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负责人,忙于基层行政工作,对村集体的管理工作也缺乏重视。
3.2.2奖惩体系不完善
在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壮大的过程中,奖惩制度不健全也是影响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2]。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y村村委会对集体的管理运营并不能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导致出现问题时,权责不够明晰,使得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成效也不明显,即使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就降低了经济成果贡献者为集体发展出力的积极性,同时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也会使得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效率缺失,影响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管理效果。要推进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增长,就需要逐步健全相应的奖惩体系,通过完善奖励措施,激励集体发展活力,从而提高集体发展效率。
4促进脱贫地区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4.1加强村干部和村民的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意识
首先基层政府要加强对村干部的脱贫户收入稳定性意识的引导,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关乎基层政府的业绩,增加压力,最终使得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13]。其次要增强农户壮大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意识,村干部们可以通过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召开集体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来普及集体经济知识。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发展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益处,鼓励人人参与进来。
4.2探索符合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模式
对于相对偏远的地区,要想促进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就要认准当地的区位定位,找到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在发展过程中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对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基础薄弱,以及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资源相对欠缺的农村集体来说,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选定某一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并着力于人才和相关科技项目的引入,通过弥补短板、发挥优势,带动了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壮大[14]。
4.3重视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政策扶持工作
政府支持政策是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政府除了常规化的财政转移支持政策之外,还要适应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新需求来出台精准定向扶持政策,同时还要整合政府各个单位的政策和资金,结合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运营良好、经营风险小的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项目的扶持力度,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项目予以更大的财政补贴[15]。同时,还要通过整合农村土地,在符合我国相关土地政策的前提条件下,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土地方面的政策便利。
4.4引进人才,注重技术培训
首先以各种方法吸纳本村大学生和回乡农民工投入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并采取改善工资制度,建立农民创业基金,实施人才回乡补贴等方式,动员村里的人走出去并且能走回来,带动本村的发展,动员本村懂农业、有想法会经营的群众回乡参与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培养新型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带领人才[16]。其次要加大对产业发展中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推动脱贫户收入稳定性产业持久化发展。
4.5构建管理责任度
通过调研发现,村集体的管理制度较为松弛,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引发了很多低效率事件。村集体应按照国家现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职责清晰的管理制度。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决策、资金分配等,都必须要按照相应制度和规范进行科学决策,确保其公平和规范。同时,每个管理者要明确自己职责,在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过程中,秉承诚信经营、保证品质的原则,对项目的运营进行严格监督,提前评估和防范风险,从而确保农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管理更加富有效果。
4.6充分发挥农村的民主监督效果
民主监督是一种可取的管理方法,对于村集体资产和资金的使用,要强化民主监督,让尽可能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提升民众参与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村脱贫户收入稳定性的发展活力。这种方式可以使农户方便快捷地掌握农村集体财力的走向与收益分配,充分发挥农户的民主监督功能,通过外部监督,促进资金使用更有效率更加合理更加规范。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